贵妃起居注

作者:御井烹香

时已深夜,本应是好梦正酣的时候,西杨大人有了年纪,平时更注重养生,若是平日,多数已经是搂着一房美妾睡得正香了。但今日却叫他怎么能睡得着?连带着几位心腹幕僚也不能安歇,全陪着首辅耗在书房内吃清茶,连点心也不敢多吃——腹中越是饥饿,思维就越是灵便,也就越能为恩主排忧解难。

不过?,现在就算是饿出火来,怕也无?济于事了,几位幕僚彼此看着,都没从彼此眼中看出什么来:局面就是如此,老娘娘封住清宁宫,只不出门,还把嗣皇帝栓在身边,正宗应了那位栓儿的小名。这一招实在是太绝了,不闯宫就没有?嗣皇帝,没有嗣皇帝,哪来的登基大典?可这多少年、多少朝,哪有过?大臣闯太后宫的道?理?没有通行令牌,文臣连后宫的门都进不去,要闯?这可不是地主家大院,你找两个身强体壮的人伴着,飞奔到院子里把嗣皇帝揪起来就走。从文华殿到清宁宫的确不远,也就一里路多点儿,可内外有?几重高墙拦阻,士兵内侍把守——这内侍也是习练武艺,平日里要举行‘内操’的,谁要是擅闯一步,就不说当场打死,那也得?立刻给拿下了,绝不会容许外男闯进去哪怕一步的。

当然了,要说恩主这么多年的首辅当下来,在宫里没有自己的关系,那也是太小看了他,搭关系搭到两重守将身上,不难,难的是这件事的得?失极为清楚。——放着人闯进去了,掉脑袋的可就是自己。别说抢出嗣皇帝来登基是大功一件,嗣皇帝今年才几岁?能顶什么事?皇后常年身子不好,连宫务也没法管,其余妃嫔,听说除了南内那些没名分的以外,已经全殉了。难道让宦官来监国?少不得?还要太后出马。太后能放过这个秋后算账的机会么?现在闯宫,那等于是把脑袋夹在胳肢窝里,已经是没打算落着什么好了。

不错,去了的大行皇帝可谓是宽宏醇厚、柔定端方,和西杨大人也是君臣相得,可这也不能拿全族人的荣辱去填吧?就是西杨大人愿意,那守门的还不愿意呢,虽是头儿做主,但上头发落下来,从人不一样是有罪?这强抢,肯定是不成?的了,老太太怕也就是心知肚明,仗着她是如今内宫仅存的人选了,这才如此笃定,就和内阁在这耗着呢。

内阁能有什么办法?除了一次次请见以外,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是死顶了。不论什么‘国有长君,社稷之福’,这现放着册立多年的太子在,忽然改立个皇帝亲弟,触犯的条例、律令之多且不说,更重要的,是此举严重违背了读书人心中的纲常!就连一向是最敢于投机的东杨大人,这一次也保持了沉默。这时候谁敢出来把老太太的心思挑明了放到台面上,那他全家都完了,这辈子绝不能在官场上立足不说,只怕就连原本最亲密的三同?——同?年、同?乡、同?门交际圈,也要将他拒之门外。

可,这么死耗也不是办法,明日就是大行皇帝的头七了,太子不露面,这实在说不过?去啊,大行皇帝的丧仪里,很多都需要嗣皇帝出面,没人这怎么办事?礼部祠祭清吏司已经快发疯了,还好天冷,不然,等到丧仪行完了,只怕连香料都遮不住那股味儿!

正这么心不在焉地思忖着,西杨大人一咳嗽,几位幕僚立刻都收摄了心神——吃茶吃到现在,东翁一直都是瞑目不语,不知道的人,怕还以为老人家是睡着了。

“襄王那里……还没有动静?”西杨大人问。

素来最受信重,在京城诸位官员心中,威望甚至不下一部尚书的苏先生欠了欠身子,“还是闭门谢客,毫无动作。”

“不老实。”西杨大人又咳嗽了两声,他疲倦地冲一边伺候着的美婢点了点头,顿时便有?一盏淡参汤送了上来,西杨大人含了一口。“大行皇帝待兄弟一片赤诚,兄弟却是辜负他了。”

苏先生也叹了口气,又道?,“东杨大人、南杨大人也都没有?大动静,今早和您进宫请见不果后,东杨大人往文华殿值班,南杨大人去过?大行皇帝灵前行礼,便回府了。虽说府前候见人数不少,但他一个也没见。”

“都不老实。”西杨大人非常悲观,他深深地吐了一口气,摇了摇头,“杨勉仁最多再忍耐十天,十天内如无?动静,他要跳出来了。”

苏先生沉声道,“怎么说他也是顾命大臣……”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西杨大人淡淡地道,“勉仁之起,不就是因为这个道理?能忍二十天,已算是他还有?几分良知了。”

局就在这里,内阁拿太后毫无?办法,但太后对付内阁,办法却很多,晾着不动就是个办法。须知道读书人都是如此,虽然把脸面看得?重过?天,但任何时候也都不乏有投机者,只是现在,他们没有?西杨大人的角度,还无?法高屋建瓴地把局势看明白,所以不敢轻易涉水。一旦搞懂了局面,想走杨勉仁路线的人,还会少么?几天内要是拿不下太后,时日久了变数就多。毕竟,支持嗣皇帝,报复在眼前,好处在日后,而支持襄王,这个好处,折现是很快的!

苏先生也没辙了,他只好把那不是办法的办法拿了出来,“东主,如今黔驴技穷,只好……只好夹裹民意了吧?”

这民意说的不是百姓,而是百官,如果能提前串联,搞出百官联名上书的声势,先一步把可能动摇的官员夹裹进来,一来震慑太后,二来也是统一一下舆论,妙用自然无穷。

能进书房的,除了那两个婢女以外,都不会是笨人,立时有人问,“苏先生意思,难道是请东主挑头?”

“局面如此,非东主出面,不能服众。”苏先生坦然道,“如杨勉仁辈,不是东主,谁能夹裹得住他?”

“杀伐气也太重了些吧?如此一来……”那人摇头叹了口气,“不成?功,便成仁,却是没有?退路了。”

何止如此,若是闹出了这样的动静,太后服软,则内廷体面尽去,以后如何节制臣下?太后不服软,那就真是无转圜余地了,她已是没有?别的路可走,谁知道会对养在身侧的嗣皇帝做出什么来?这一招虽然妙用无穷,但风险却也一样很大。

苏先生显然早已把前后都想得通透了,此时侃侃而谈,“若行此计,应当双管齐下。在外,联络百官上书,请行嗣皇帝登基仪,在内,联系心向先皇的忠诚健壮宦官,强抢清宁宫,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礼行了再说。”

他面上透出一丝狠辣之色,“而后,当请皇后摄政,送太后清修!”

清修在这里意味着什么,也不必多说了,众人一时俱都不言不语,只是目注西杨大人。有?人轻声嘀咕了一句,“臣主废立,不祥啊……”

有?一就有二,大臣插手皇帝册立、后宫摄政人选,这都是极其不祥的征兆。权力一旦失去平衡,就算皇后是在文官支持下上位,也会感到不安,提拔宦官外戚用以制衡,也是她唯一的选择,这种事,就和太宗夺位、大行皇帝废后一般,虽然看似都是个人行动,又或者都是‘被逼无奈’,但对后人的负面影响,却是极其深远的。毕竟,学坏容易,学好却很难!有?此一事,西杨大人本来看似安宁的晚年政治生涯,顿时便又是危机四伏,一个弄不好,都可能是身败名裂的下场。

西杨大人又合拢了眼睛,仿佛一尊石佛般坐在那里,沉寂了半晌,方低声道,“鞑靼……动静如何了?”

众人顿时悚然而惊——迁都才十几年,国势又旺盛,很多人思维都还没转变过?来,都以为鞑靼凶人,距离京城尚有?千里。被阁老一语方才惊醒:这十年间,大行皇帝轻徭薄赋,民力渐舒的同?时,鞑靼势力也有?所回暖,就是去年末,大行皇帝才刚重申了整顿武备的重要性,可见边境局势,已经不是那么理想了。

谁也不会相信鞑靼在京城没有?细作,若是借着君臣相争,朝中大乱的时机打了过?来……从边境到京城,也就是两三百里的路!

气氛顿时又沉闷了下来,苏先生在心底叹了口气:若是依他,快刀斩乱麻,还是会努力一把。但西杨大人行将就木的年纪,怕已是没有?这样的锐气了。

他强打精神,又为东主谋划道?,“既然如此,倒不如就依了老人家——”

“苏先生!”

“苏兄!”

屋内顿时响起了一片惊呼,余下几位幕僚均是长身而起,或是震惊、或是不屑地瞪着苏先生。苏先生对此,不过?付与一笑?,他望着西杨大人,沉声道,“东主,如今业已技穷,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西杨大人摇了摇头,却又很果断地否决了,“先主待我恩重,我老了,死后事就在眼前,若是此时背主,怕连死都死得?不安心。”

西杨大人也的确是在大行皇帝手上,才被提拔为内阁之首,他这一番话,说来平平淡淡,但却自然体现了坚定的决心。众人这才露出安心感佩之色,个别性情中人,还狠狠地剜了苏先生几眼。

苏先生并不在意,身为幕僚,尽可能出谋划策,使东主多几条路走,这是他的职责,至于采纳不采纳,那是东主自己的事。只是如今西杨大人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他也不禁有?几分焦躁:东杨不必说,南杨一向借圣意立身,自此事上态度必然软弱。内阁三人已去其二,英国公乃是武将,地位超然不好介入国君之争,顾命五臣,余下也就是一个胡大人,也就是个礼部尚书,位尊权小,靠资历立身而已,在这件事上,正统派看似拿住大义,其实是危机四伏,东主又要顾全君臣情分,又瞻前顾后不肯行险,这让人怎不心焦?

连着数日殚精竭虑地推算计较,苏先生已有心血耗费之感,此时也觉脑际一阵眩晕,他抚了抚额头,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慌之感,正欲再行筹算时,屋外忽然传来了轻轻的叩击声。一名美婢转身出去,不片晌回来,低声在西杨大人耳边,说了几句话。

在苏先生讶然的目光中,今晚一直寡言少语,如同?石雕的西杨大人,猛然一掀寿眉,目中精光四射,一时竟是喜动颜色,连说了三声,“好!好!好!”

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站起身,“引他入静室说话!”

苏先生心底,也是猛然一动,他是又惊又喜:从东翁的表现来看,只怕,东翁一直等待着的转机,已是来了!

#

“某家今日来此,”别看冯恩在皇帝跟前,谦卑得?恨不得?让额头长在地上,一出宫廷,他也是架子十足,即使当着首辅的面,都有底气自称某家。“乃是奉了皇后娘娘、皇贵妃娘娘手谕。”

他从怀中掏出一张谕令,递给了西杨大人,“两宫宝印在此,还请老先生过?目。”

西杨大人只是瞥了一眼,见其上只简单写了两宫的确派冯恩到此说话,所言均代表两宫意思,便将其放到一边,先理了理衣冠,才对冯恩欲拜,“臣杨东里拜见上使——”

就算来得再隐秘,冯恩也是奉上意而来,代表后妃的意志,这一礼是对皇后和皇贵妃行的——不过?冯恩虽然大感有?面子,却亦不敢生受,忙弯腰扶起,“老先生!太多礼了!您有年纪的人,快请安坐,现在大小主子,可都指望着您那!”

“公公也坐。”时局紧急,两人都未太谦让,未几便相对安坐,西杨大人亲自给冯恩倒了茶——屋内就他们两人了,别无旁人服侍。“不知公公此来,可有受阻?”

冯恩今日会来,其实已经说明立场,西杨大人问的也不是那些把守宫廷的禁卫,以冯恩主掌东厂的身份,尚且无?人能拦得住他。他问的是宫中权珰们的立场,天子去世,朝廷罢政,司礼监在新皇登基前也没法批红,内阁和宫内,事实上已经失去了消息沟通的能力。

“不曾,”冯恩摇了摇头,忽地露出苦笑,“连某家都来了,老先生请想,宫里还会有?人朝着十王府么?”

冯恩昔日奉太宗令查检太孙宫,冒犯了太孙,后来太孙登基,立刻被投闲置散,若非太后帮着说话,哪有再起之日?当然日后他掌握东厂,那是他有?本事重得?了大行皇帝的欢心,不过?不论如何,他和清宁宫渊源深厚也是真的,连他都不支持太后改立襄王,可见宫里那些大貂珰,意见是高度统一的。

休说宦官阉人阴毒,实在论忠义,有?时竟胜过?读书人许多。西杨大人心中暗叹一声,忙又问,“嗣皇帝可还安康否?”

“还安康,”冯恩道,“清宁宫如今不是心腹宫人,也难进屋,不过?,昨夜静慈仙师娘娘进清宁宫探望老娘娘,见到了嗣皇帝,嗣皇帝就在老娘娘跟前养着,精神还很安定。”

一句话信息量十分丰富,西杨大人沉吟片刻,还未说话时,冯恩又道,“不过?……仙师娘娘问得,老娘娘心意越坚,已是决意立襄王为帝。清宁宫内外,都有健仆把守,我等素日在皇城办公,也只能孤身入觐……”

这等若是委婉地把闯宫的可能给否决了,西杨大人最后的希望,此时似乎也已断绝,他心头一沉,思来想去,终是下了决心,咬牙道?,“如此,还请公公传话,老臣必定不会让皇后娘娘失望。”

这等于是在表忠心了,表态会和太后做殊死斗争,当然要放的也肯定是大招,事态的激化似乎不可控制。不过?冯恩却也是放心地一笑?——值此,他终于可以完全确定了西杨大人的心意。

“两位娘娘,如今也是破釜沉舟了。两位娘娘有?言:‘妇人只知相夫教子,宫外事无?法去管,只能仰仗老先生,我等略尽绵薄之力罢了’,”他道?,“皇后娘娘已经去信十王府,若襄王还有?半点为人臣、为人弟的本分,当也会有?所动作了。”

襄王没动静,其实就等于是最大的动静,否则,早就忙着要避嫌自证清白了。不说上表辞位吧,怎么也得?动身回长沙去,这时候留在京里,哪怕不进宫了,居心也很叵测。就算不敢真的回去,做个姿态来也好啊,如今闹得皇后要亲自去信,可以说叔嫂间已经是完全没有?情分可言,撕破脸了。但这件事,也的确只能由皇后出面,在西杨大人来看,皇后的动作,都是有点嫌晚了。

“皇贵妃娘娘又言,也许有一人能帮上一点忙。”冯恩又说,“此人名为刘胡琳,乃是太医院一御医,大行皇帝腊月发病,胡琳便是主治。”

这件事西杨大人心中也是有印象的,为此,他和几个同事也没少犯嘀咕:大家都在乾清宫值过班,怎么看不出来?宫中说话算数的根本已是皇贵妃了,只看皇帝病危时单单只要她在一旁随身服侍,皇后只能时常过?来看望,便知道亲疏远近。甚至就连主治医生,似乎也是皇贵妃一手挑选,若是事有?不测,皇贵妃又想为养子争取一把,到时,还不知要闹出什么风波呢……

“大行皇帝此次生病,也是一反常态,只用刘胡琳一人主治,冉万芳施针,此事不知大人有无?印象。”冯恩进一步问道。

西杨大人心底,渐渐升起一股预感,他点了点头,沉声道,“难道此事另有隐情不成??”

“不错。”冯恩神色肃穆,颔首道?,“大行皇帝腊月发病时,刘胡琳白于皇贵妃,此疾,实则是因为夏天时……”

这一番勾心斗角的阴微故事,要解说出来可不容易,冯恩说得?也很仔细,不疾不徐,每个细节都从不同?角度再三印证。西杨大人听得目射奇光,心底一片雪亮,对两宫暗示的道?路,已经是全盘洞悉。

好!虽然此事不大,但已经足以扭转乾坤,奠定江山。饶是他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在这几日的煎熬后,忽得了转机,也不由是心情激荡,冯恩一说完,他便迫不及待地沉声问道,“太医院档案,可还留存?”

“此事清宁宫丝毫不知,皇贵妃娘娘只同皇爷说起,皇爷——”冯恩忽地叹了口气,黯然改口,“大行皇帝听说后,当即就换了主治医生。因他猝崩,刘胡琳、冉万芳尚在东厂羁押之中,不过?此乃例行公事,两人并未受到多少为难。”

对昭皇帝去世的细节,西杨大人也还记得很清楚,大行皇帝这顶多是头疼以至于引发了遗传病,不太像是治出来的,但是话又说回来,毕竟是猝死,太医也要接受调查,论证药方。羁押在东厂不是锦衣卫,虽然已表示出东厂熏人的权势,但此时看来,真乃是天予之便,他斩钉截铁地道,“好,公公,你可回报两宫,此事,臣下心中有数,自然知道该如何操办了!”

冯恩微微颔首,“某家也自然会遣人在太医院档库附近把守,免得?万一。”

不过?几句话,两人顿时已经达成一致,拟定了一个未曾言说的默契方案,心情也都和片刻前大不一样了。西杨大人轻松之余,也有?些纳闷:怎么到了今日,才拿出如此有价值的信息来?若早几日,只怕局势根本不至于被拖到这地步……

“还有?一事,需请老大人成?全。”冯恩似乎是看出了他的疑惑,肃然道,“皇贵妃娘娘因日前被羁押在偏殿中,等着殉葬,一直未能脱困,是以无?法将此事告知皇后娘娘。昨日皇后娘娘将她救出后,方才得?知此事……若是襄王登基,一切休提,但,如嗣皇帝能够登基,只怕老娘娘怒火所向,却会是皇贵妃娘娘……”

皇贵妃一手主持了大行皇帝的病情,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她的行为本来就引人疑窦,如今揭出底细,太后除非傻的,不然肯定知道是她所作所为。而就算嗣皇帝登基,她也还是太后,要为难皇后也许难了点,逼皇贵妃殉葬,却不是什么难事。

“皇后娘娘毕竟是为人媳妇,只怕保不住皇贵妃娘娘。”冯恩道,“还请西杨大人念在她微末功劳之上,届时略微回护少少。皇后娘娘也感念您的恩情。”

言罢,他平静望着西杨大人,似乎并不打算再多解释什么。

西杨大人的脑子,却早已经是急速地转动了起来:后妃不合,也不是什么新闻了。事实上她们二人能够携手发令,已经大出自己意料。刚才冯恩的话中已经透露了不少信息,皇贵妃一脱困,静慈仙师就去了清宁宫,皇后往十王府写了信,冯恩往自己这里送了消息……如无?意外,这三个行动,都是皇贵妃的手笔,此女子,只怕大不简单啊!

皇后是真心要救她吗?却又未必,多数是破局无?计,病急乱投医做了交换而已。嗣皇帝还小,皇贵妃是皇次子养母,后宫里真有?必要留个如此厉害的人物吗?若只余皇后一个,一切就要清爽得多了。

瞥了冯恩一眼,见其似笑?非笑?,西杨大人心中一动,忽又是念头一转——皇后计短,皇贵妃计长。若是一切顺利,自己和太后之间,已经结下了三山五海都清洗不去的仇恨,不在皇后身边留个臂助,只怕皇后是坐不稳后宫之主的位置!若又由得太后翻覆重新掌权……

再说,听闻此女和皇帝身边的权珰渊源深厚,若不是她穿针引线,说不准,皇后未必能确定冯恩的立场,和他建立起信任关系。又往深了说,派冯恩过来,焉知不是在安他的心,坚他的意?连冯恩都倒向嗣皇帝了,宫内人心,已不必再怀疑。这一切谋划,若是出自于皇贵妃的手笔,那么事成?以后,垂帘听政,这帘子背后是谁——

纷至沓来的念头,仿佛算盘上的珠子,在脑海里发出了清脆的滴嗒声,西杨大人也肃容答道?,“还请两位娘娘放心,老臣必定竭尽全力,护得皇贵妃娘娘周全。”

冯恩终于露出笑容,起身行礼,“奴婢代两位娘娘记下此情!”

事不宜迟,即使是首辅,这时候也不会玩什么慢节奏,仅仅是第二日一早,流言就已经遍布了京城官场,直指了皇帝真正的死因。

作者有话要说:好了,更新咯,又是多送一千字,对早买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