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苏却对大城市的繁华和喧闹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和兴趣
但是我却知道她的内心很自卑
当我们进入购物广场的时候,那些卖珠宝和化装品的小姐们都争先恐后地向她发出邀请我不知道她们看上的是她那美丽的容貌还是我那鼓鼓的钱袋
但是,她的美丽却让柜台上的所有装饰品大失颜色,当她佩带到身上的时候总让人觉得好象有什么地方不协调一旦取下那些东西的时候她的光彩就会立即焕发出来
但是,我却看到她在试戴两千元以上的那些饰品的时候,她的双手在微微地颤抖
在一般情况下,那些推销珠宝的小姐都会夸大其词地对顾客说那东西是如何如何地适合于顾客,但是她们在她的面前却仿佛中了邪似的,当她佩带上去的时候都摇头说“这么漂亮的东西怎么戴到了你的身上就一下变得那么没有光彩了呢?”
当我们走出了购物广场、沿街闲逛的时候,她却对路边一个小摊上的一件饰物大感兴趣起来
她拿着那东西如痴如醉我上前一看,却是一个非常粗糙的挂件,原来是一个形同龙状的黑黝黝的物件我从她手上拿过来看了看,那东西的材质似木非木、似铁非铁,很是丑陋,穿在那上面的线绳也是平常的东西,而且还显得有些脏
但是张苏却如获至宝她问那摊主多少钱可以卖,那摊主似乎发现她很喜欢那东西于是便说要二十元
我知道那滩主是有意想敲她一笔,但是我在刚才是准备给她买一个几千上万元的饰品的,当然要她喜欢才可以于是我拿出来二十元钱递给了那摊住并对她说:“她喜欢这东西,二十元钱并不算贵,虽然你卖给别人可能只拿得到五元钱”
买下那东西后我就问她:“为什么喜欢这个丑陋的东西啊?”
她地回答却让我异常地吃惊“我看到它在那里发光还在向我招手”
从上次我被那女鬼所害、差点被车撞地事情发生以后我对她地异常能力相信不疑这时候听到她这样说我心里就想难道这是一件宝物?
回家后我查了一些资料才知道那东西地名字叫狻猊是龙地九子之一
龙生九子性格各有不同
老大叫赑屃形似龟好负重一冲在各地地宫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见到其背负石碑地样子;
老二为螭吻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建筑物地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
老三叫蒲牢,爱好音乐,也爱吼叫古代乐器编钟顶上就用它来装饰,寺庙大钟上的钟钮上也可见到他的身影;
老四叫狴犴,掌管刑狱常被装饰在死囚牢的门楣上,因其形状似虎,所以民间又有虎头牢的说法;
老五就是狻猊了
老六叫饕餮,性贪吃夏商时期出土的青铜器上经常可见饕餮纹,为有首无身的狰狞怪兽;
老七叫睚眦,性情凶残易怒,喜欢争杀民间成语"睚眦必报"所讲即为此物通常在一些武器的柄上,或是尾端的环上上面可以见其雕像,以加强杀气;
老八叫淑图,形似螺蚌,性情温顺,有点自闭症所以将他安排在门上衔着门环,免得宵小光顾;
最小的叫貔貅,大嘴无,只进不出,据说它可以招财银行和赌场的门前常常有它的雕像,予意嘴大吃四方,只挣不赔
狻猊在传说中与佛关系密切形如狮,喜烟好坐,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狮子这种连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轩昂的动物,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唐朝牛上士在《狮子赋》写道:
穷汗漫之大荒,当昆仑之南轴
铄精刚之猛气,产灵猊之兽族
陆容《菽园杂记》卷二:“金猊,其形似狮,性好火烟,故立于香炉盖上”花蕊夫人《宫词》:“夜色楼台月数层,金猊烟穗绕觚棱”觚棱,堂殿上最高转角处《穆天子传》:“狻猊野马,走五百里”《注》:“狻猊,师子,亦食虎豹”
虽然在传说中对龙所生九子的名称说法各异,但是却在每种说法中都有狻猊
我特地去买了一根粗粗的黄金链子把狻猊套上这时候我却发现那个丑陋的东西居然把那黄金链子衬托得不怎么显眼了那东西在那链子的衬托下居然好象发出莹莹的光彩,她佩带上那东西后似乎变得更加美丽,脸色居然也没有那么苍白了
凤凰古镇的经历让我证实了以前灵魂出壳的真实,但是却增加了我对很多问题的迷惑
为什么张大富在梦中和我喝酒的时候说的那些话他却不记得了?虽然不排除他对我有所隐瞒,但是他为什么要说张大富,也就是他自己已经死了?
因为我遇到的事情太离奇和恐惧,以致我没有随后到张家村去了解具体的情况虽然后来我从张苏那里知道了张家村里的人都好好的并没有出什么问题,但是我却觉得很迷惑
那个女老板和伙计为什么说是我害死了他们老板而刘苏华却好好地活着?
还有就是我在万名塔碰到的那个和尚所说的那些奇怪的话…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充满了疑问和困惑
我心里知道自己以后的道路充满着艰险和复杂,所以我决定对那些暂时不清楚的问题干脆把它们放在一旁
我决定先从事情的源头找起去找最初告诉我关于幻人,也就是活死人的那几个“陌生人”还有就是那位在我小时候曾经给我算过命的梦缘先生
童年,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忘记的,不管他的童年是幸福还是悲惨
我想到了哥哥,想到了我小时候的那场病痛和死亡
回老家!我心里忽然一阵激动
当我远远看见我曾经就读过的小学校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十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