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义听完,低头不语。
福六道:“我彻底明白了,这一切都是假的。传说中只要找到守墓人,并得到他脖子上的封土盾项链,他就会交出这座墓里埋藏的宝藏等等,全是骗人的,说白了就是把人骗进来当几年守墓人。当年你扯下人家脖子上的项链,怕是人家故意让你扯下去的吧。还有这次,你也是故意让他扯下去脖子上的项链。”
杨剑说道:“你还别说,我那时候还真有可能是他故意让我扯下去的。但我这一次却绝不是故意的,当时我几乎杀掉你们的念头都有了,巴不得一人留在这里,怎么还会故意让他扯去项链?要知道这封土盾项链可是守墓人唯一的标识,只有它才能打开装着墓志铭的盒子。”
福六又问:“你每天都待在这下面,为什么自己不进去打开,偏偏要等到现在?”
杨剑说道:“这还用问吗?我是守墓人,就应该守规矩。守墓人只是看守这座墓穴,对墓主人来说,这里最珍贵的东西不是奇珍异宝,而是这墓志铭。我可以进入暗室观赏把玩里面的珍宝,但绝对没有资格翻看墓主人的墓志铭。这是在戴上封土盾项链的那一刻,就应该明白的道理。 但是他就不同了,他不是守墓人,是盗墓人,不论做出了什么事情,都合乎情理。所以,我宁愿自毁规矩,要他把墓志铭拿出来交给我,也不能落在你们手里,落入了你们手中就意味着这座墓穴被强暴了。抱在我怀里就还有希望将墓的穴气延续下去。”
杨剑说着,忽然朝我喊了一声:“把墓志铭放回原处去。”
本来呆若木鸡的我,一个激灵,抱着墓志铭便跑了出去。但是没有朝着裂缝后面跑去,而是一溜烟地跑出了门外,跑下了阶梯,后来大家便不知我跑向了哪里。
过了大半个时辰后,我回来了,浑身泥泞,并且还光着脚丫子,怀里的墓志铭也不知去向。
雯雯说,墓志铭被我藏了起来。也许哪一天我能灵光一闪,回忆起把它藏在了何处。也许连杨剑也不知道它的去向。
虽然墓里已经没了墓志铭,但守墓人依旧在地下守护着。除了杨剑,还有刘德义,常二,胡三,范氏兄弟和福六。
我和韩生王昌在山涧里悬了条钢丝绳,每逢初一十五,都会滑下去跟他们相聚,有时候雯雯也会随我们一起下去。
他们七人说,那间堆满珍玩的暗室,就是整个世界。
很长的日子里,我一直迷茫着,不解他们的行为。不知道究竟是他们在盗墓,还是被古墓所盗。每当提着食物衣服进去墓中,看到他们极不情愿地从暗室里出来,接过东西转身便进去的背影时,总想着喊他们一起上去,可惜每次都没有开口的机会。
有时候,我也会坐下,闭目冥思,希望能回忆起自己究竟把墓志铭藏在了哪里,可惜每次都被雯雯唤醒,要不就是被闹钟唤醒。
我们村子中间的祠堂今年翻修时,从正梁的红木斗里发现了一摞金片,上面刻满了文字和花纹。村子的老人们都说,这摞金片是在建成祠堂收工时,放上去的。而这座祠堂始建于明朝。为了证明这摞金片自始至终一直躺在祠堂的正梁上,老人们都从家里拿出了厚厚的暗黄色族谱家谱,族谱上的文字花纹跟金片上的一模一样,仿佛是用金片摹印而成。
这样的族谱,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我家自然也不例外。
我搬着繁简对照字典,将族谱大致翻译了一遍,内容如下:(如果内容里出现了公元多少年之类的现代话,那是我添加进去的,请忽略,请别较真。)
明朝太祖朱元璋,年少时家贫,为谋活口,曾经端碗要饭,设套偷鸡,强取富绅。为了吃饭,还曾剃发为僧,掘冢盗坟。偶入周陵,得金银无数,遂募士揭竿,百历沙场,终成君王。
朱元璋登基后,时常想起自己人生的转折点,不是大败元兵,而是自己最低谷的时候,居然能从一座周朝大墓中掘出金银,招募将士,可说是冥冥中自有天意。故发愿重修周墓,并为墓主做精铜棺椁。
然而在修缮中,工匠们竟然在周墓之上发现了一座唐墓,根据唐墓的规模礼制,皇家工匠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座唐墓是故意修建在周墓之上,以求国运昌盛。
无奈之下,工匠们只能将精铜棺椁加高加宽,从周墓里一直伸进了唐墓,以求本朝也能盛世昌平。
后,朱元璋又颁令,凡朱家后人,一律在这里修建祭祀墓。
又后,建文帝朱允炆让出龙椅给叔叔朱棣,率人化作农夫前来守陵,至终。
朱允炆后人便代代定居在此,并称此地为坟上村。
对了,忘记介绍我的名字了,我姓朱,叫守,是朱元璋的第二十世孙。记住了,是朱守,不是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