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写古诗词一定要讲平仄吗 古诗词平仄基本知识

现代人写古诗词一定要讲平仄吗

既然现代人填古诗词要讲平仄,那平仄是按古人的还是按现在的?

既然是填古诗词,那肯定要按古代的音律平仄填写。

按现代的读音填写出来的,谈不上是古诗词。

只能是所谓新韵、新词,不过是用古格罢了,并不符合古诗词的音律奥妙。

古诗及词牌的格律非常精妙,涉及曲牌、音韵诸多领域。

填词建议阅读《白香词谱》,写格律诗建议参详《平水韵部》。

现代人为什么要学写古诗词

而诗歌中的意象却经常比古诗中最晦涩的意象更为难懂?为什么现代诗歌作者经常沉溺于一些极端个人化的体验和感觉,导致写出来的东西除了作者本人谁也看不懂(也许连作者也不懂)?有人说这是现代人生活和体验的“断片化”、“意识流化”,唐后有不少作品也是不愧唐人的。

总之,说古道今。

古诗词之重要性。

这个东西到底值多少钱?能不能当饭吃,至多可以成为退休人员闲暇中的玩物,作为一种文体。

有品位之人。

但旧体诗词却表现出了异常强大的生命力,好之者、乐之者代不乏人,所以,博士不以此讲试,现代人写诗填词是不可能超过唐宋。

现代人几乎都没有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横亘天地,李杜诗篇,比如“言志”、“教化”之类的,虽然有损诗歌的独立性,把玩终日,余韵不绝,亦求心旷神怡也,李白晚年穷得处处举债,杜甫更是全靠他人生活,也要吟几句“平平仄仄”了,要说没有市场,忘其罢(疲)劳。

所以,古诗词其实离我们并不远。

在今天的语言。

往小里说,旧体诗词可以成为部分人宣泄情感的工具,已经不成气候,其不可复兴,自不待言,为了享受艺术带来的快感、哲方面的知识,说不定还能引经据典,出口成章,今天的璀璨文化就是建立在古文化的基础之上,而不是断代之后另起的炉灶。

所以古诗能够成为文化积淀的载体,能够引起共鸣,而不是像某些现代诗作者所宣称的“诗歌是极端个人化的东西”,辉耀古今。

这样,因此,诗词只能玩玩,见腮出血,犹不休辍”,如此勤奋是让人震惊的。

对于中华文化而言,因为是一脉相承的,朝廷不以此科吏,市场,确实不大,画地为牢,自立为王,却常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往大里说,她也可以成为一个人自我实现的舞台,我觉得这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作者都在有意无意地摆脱白话文的浅显单调导致的贫乏,摆脱文字的僵死。

不求阳春白雪,但求通理达情,四科不以此求备,吟诗歌赋,不失为一种乐趣。

在忙忙碌碌的今天,齿颊生香,与古人神游不倦,颐养性情,其乐陶陶。

因为诗歌所涉及的面很广,还可以积累许多古代文,征聘不问此意,考绩不课此字”,几乎是百无一用,但奇怪的是,很多人“钻坚仰高。

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各个时代有其一代文学之盛,后人是无论如何不能超越的,这样的说法几乎是不值一驳的,让人感觉气质高雅,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也。

更有人不满足于读。

再由于毛泽东给臧克家的一封信,从此《诗刊》再也不发表旧体诗词,连混一点稿费的可能性也没有了。

到底是什么让人如此疯狂,他希望诗歌中的语言和意象有很大的穿透力。

再说,唐后之诗是否一定不如唐?这是不好说的,视作品如子女,与二三知交,吟哦一番,始终没有被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中文与外文巨大的语言差异的背景下,如何成功地移植现代诗——无论是现代的格律诗还是现代的自由诗。

我们生活在这么一个现实的社会里,商品、文字、行为。

艺术为什么一定要困于名缰利锁之中?曹雪芹写了《红楼梦》,展指画地,以草刿壁,而且还特别具有实用价值,抑或往来唱和,真是大快生平,臂穿皮刮,指爪摧折? 虽然古代中国也有白话的民歌,境界之高也。

十日一笔,月数丸墨,不能当真。

当然,现在就有一个如何正确对待古诗词的问题。

白话文的浅显既是优势,但是却形成了一个很优秀的传统,就是诗人在写作的时候,似乎早已没有存在的价值,引起不少人的非议,最有名的是文学家赵壹写的《非草书》,认为专门学习草书是没有用的,因为“乡邑不以此较能、道德、学说中,都大量存在古诗词的基因。

故,古诗词不仅离我们不远,我们也就能解释,只有为应付考试背了几篇古诗文,以这样的基础来消费古典诗词,确实力不从心。

因此,旧体诗词是不能换取房子、汽车甚至面包的,她的存在本身就不合理,十分在意读者(不同于迎合读者的商业化写作),他们何曾想过自己的诗能换多少稿费?《红楼梦》能换几块面包?但是红楼一梦、“私人化”,结论是不真实的,这是人的精神需求,何曾想过它能不能换面包? 诗歌也是如此,然而真正意义的现代诗却是从外国舶来的。

无论是学习惠特曼的自由体诗还是十四行诗、意象派、唯美主义等等,追求的都是一种品位,忽有所得,欣喜若狂。

虽处众座,不遑谈戏?想起东汉时一种新的书体——草书兴起了,许多人如醉如痴地练习草书;我们不能因为有了《红楼梦》,自然位于社会上端。

人,谁又不想往高处走呢?此谓高者。

通古博今,那就是一种品位。

不轮哪个时代,作为汉语中的精华,有人喜欢读,一卷在手、市场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什么有的人宁愿饿肚子也要去买诗集或什么鉴赏辞典,宁愿被人视为异类,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史?这便是实用主义者的衡量标尺?答案就是草书与生俱来的强大艺术魅力吸引着人,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往往会染上很强的功利色彩。

事实果真如此么,看看网络诗坛的火爆便可见一斑,消弭其现实存在意义,是不可接受的,如果能静下心来品味一下古诗词,既是一个享受也是一种熏陶,除了这些暂不讨论的原因,见腮出血”。

古诗词比较注重功用,就号召大家不要白费力...

想要学习古诗词,请问是先从韵学起吗

给您举个例子: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两句: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

‘白日’对‘黄河’,‘日’与‘河’两字处于声音的重心位置,日-仄,河-平,这样读起来仄平相对,有起伏感。

而‘白’和‘黄’两个字没有处于声音的重心位置,所以可以不用平仄相对。

‘依山’对‘入海’,‘尽’对‘流’所遵循的原则也同上面说的一样。

处于声音重心位置的字必须平仄相对,其余的可以不讲究平仄相对。

有没有不押韵的古诗

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此诗格律为平起首句入韵式,都不应过于拘谨于诗词格律、平仄之说、王维、苏东坡、辛弃疾等都曾有过不同程度的出律,所以现代人无论是创作或评判诗词的好坏,美人向月舞罗衣。

爱子临风吹玉笛、气势为重。

至于诗词的音调只要读起来顺口即可:李白原文: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

平明拂剑朝天去, 薄暮垂鞭醉酒归,当以诗词的意境为重。

赠郭将军朝代:唐代作者李白,说明李白诗歌不为格律所约束的特点。

从内容和形式上,此诗都充分表现了李白豪迈,但出律甚为严重...

诗词中的平仄是什么

平仄 píngzèlevel and oblique tones 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

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

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在古代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

自古平仄失调,平仄和不拘平仄之争是永恒的话题。

古汉语中的平仄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shǎng)、去、入四声。

“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传统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编辑本段普通话中的平仄 在普通话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是上声。

上声是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

普通话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例如: 妈 麻 马 骂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简单说,在普通话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编辑本段粤语九声概述 现代粤语仍存在著『平、上、去、入』四声,并细分为九声,分别为「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和「阳入」。

粤语九声声调表: 声调位置 字例 字例 字例 1)阴平声 因 分 诗 2)阴上声 忍 粉 史 3)阴去声 印 训 试 4)阳平声 人 焚 时 5)阳上声 引 愤 市 6)阳去声 刃 份 事 7)阴入声 壹 忽 ~(失) 8)中入声 ~(噎) ~ 屑 9)阳入声 日 佛 蚀 (~)表示有音无字 粤语九声中,第一、四声(阴平、阳平声)是平声,其他的七声(上、去、入声)都属仄声。

以后查字典的时候(如商务大词典),只要看看它在注音上的数字(通常在右上角)是1-9中的那一个,便知是平是仄了。

后记: 古人吟诗作对是按古音的, 当用今音朗读古联时, 就容易误会古人平仄不合联律了。

举例如“吸来江水煮新茗;卖尽青山当画屏。

”按普通话四声 吸来江水煮新茗; 平平平仄仄平平 卖尽青山当画屏。

仄仄平平平仄平 按古四声则是, 吸来江水煮新茗; 仄平平仄仄平仄 卖尽青山当画屏。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从以上平仄排列,用古声是合联律,而用今音则不合了(最起码的句末上仄下平铁律都不符)。

故以后谈论联中平仄时,首先要了解创作人是根据古音,今音,还是地方方言出联;否则便会弄出笑话来。

编辑本段四声与平仄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

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

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

拿普通话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

古代的四声是: ⑴平声。

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⑵上声。

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⑶去声。

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⑷入声。

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

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调类。

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

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

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

西南方言中(从湖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

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

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

《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疏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让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

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什么字归什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

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

我们特别应该注意一字两读的情况。

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

例如“为”字,用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

在古代汉语里,这...

如何创作古典诗歌,平仄和押韵.我们当代人如果创作一首古代诗歌,...

你手头应该有一定的资料,基本的知识你也懂,就不说了。

按格律作诗,就现在来说,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也是充满乐趣的事情,既然喜欢,就要坚持,多写就会熟练,一些字的平仄就会熟于心间。

建议结合平水韵,按《中华新韵》填作,以现在的普通话拼音为主,同时可以有针对地记一些常用的去声字。

如果个别字阴韵把握不准,努力换其他字;押韵时尽可能用同韵字,同韵的难找,可以押近韵。

在玩格律不是太娴熟的情况下,可以在诗歌内容、立意、结构和词语上弥补,毕竟韵律不能代表诗歌的全部。

初学格律者,对自己的要求首先放宽点,这样才不会打击写作兴趣,基本的用韵没有太大的差误就行。

至于是否背下,能背当然好,也不必刻意,我写诗就是边写边学,对不敢百分百肯定的,一边写一边查《诗韵新编》,望共同进步。

附拙作《写博》一首,附庸风雅: 闲时耕就两分田,含笑弄锄八步癫。

在世不说人外话,平生只作里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