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味道的诗句 《猪肉颂》 苏轼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诗句意思是把锅子洗得干干净净,少许放水,燃上柴木、杂草,抑制火势,用不冒火苗的虚火来煨炖。
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会滋味极美。
黄州有这样好的猪肉,价钱贱得像泥土一样;富贵人家不肯吃,贫困人家又不会煮。
我早上起来打上两碗,自己吃饱了您莫要理会。
苏东坡身上,充满了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和智慧的光芒,在他这首《猪肉颂》里亦漫溢这样的豪放气度。
“火候足时他自美”,对万事万物需有这样的耐心和静气;有了这样的宁静,苏子才能超出烦恼之外。
一代文豪,被发配到黄州当团练副使时,悉心研究美食,居然缔造了“东坡肉”这样伟大而流传千古的作品。
《猪肉颂》便是在发明“东坡肉”后所作,初始名叫《炖肉歌》,读过“东坡肉”这部著名作品的人无法计数,岂又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相比较?可贵之处是“东坡肉”不是印刷出版,它是文火细炖。
“信阳小煎”是我在前人已经创造的回锅肉基础上,再进行技术革新的。
这个灵感来源于我新近喝的两种茶,一是太湖洞庭山之碧螺春,一是信阳毛尖,我将两种茶交替喝。
味道青烈的绿茶,我以为顶级就是信阳毛尖,吴县碧螺春不及其烈,却是得之青郁,不可同比。
茶汤是解腻之王,可以用之造肉吧?想到此,我去八里桥市场买回一块五花猪肉,放锅里,搁两块姜、一块桂皮、两枚八角、小撮花椒、一两信阳毛尖,文火细煮。
煮得久,一锅绿茶,青青气息弥漫,浸入肉丝,至肉烂极,就倒去肉汤,切小薄肉片,放锅里小煎,佐豆干、茶菇、阳江姜豉,中火炒,炒至豆干有焦感,放香芹,待香芹熟起锅。
此肉绝无腻味,瘦肉处含干烧肉香,肥肉处回荡着回锅肉的悠悠绵香,豆干与香芹,两样植物的种子与茎叶,味道是与肉香同在,细吃,耐嚼得很,又喝了些二锅头。
一块五花肉,可以做许多碟菜的。
二次,我就切了小薄肉片,纯煎,只放了一点香芹,感觉是比上餐做得要好,遂给其取名为“信阳小煎”,主要是因为选用了信阳毛尖煮猪肉。
今后想再用安溪铁观音、京华茉莉花茶及咸宁桂花各试一遍,我想说这个世界本无腻,只要是吃得香,就是活得正确。
...
表示味道好的词语形容美味的诗句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
《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
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
“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
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
“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
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
“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
“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
“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
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
”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
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
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彘”即“猪”,“彘骨”是猪排。
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
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
“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
”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
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
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
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
”"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
《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
"春日春盘细生菜""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
郑板桥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惟有莼鲈...
描写味道好的词语其味无穷 山珍海味 余味无穷 美味佳肴 珍馐美馔 有色有味 酸甜可口 鲜美多汁 清爽可口 芳香四溢 又香又甜 别有风味 回味无穷 津津有味其味无穷:[ qí wèi wú qióng ]释义:其中的味道没有穷尽。
形容含义深刻,使人回味不尽。
造句:1. 主席的话真是其味无穷。
2. 这篇散文,越读越感觉其味无穷,含义深远。
3. 想起少年时代,那真是其味无穷。
4. 这则格言,初看起来普通平常,仔细琢磨其味无穷。
5. 这首诗寓意深远,其味无穷。
6. 山珍海味:[ shān zhēn hǎi wèi ]释义: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
泛指丰富的菜肴。
造句:1. 宴会上金浆玉醴,山珍海味,令赴宴者大饱口福。
2. 人世间,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但最令我痴迷的还是云南的“过桥米线”。
3. 席上尽是些山珍海味。
4. 他们在吃桌子上的粗茶淡饭时,我们在为山珍海味发牢骚。
5. 同时,这两种各具特色的山珍海味相得益彰,犹如一对山盟海誓,终身相伴的情侣,故名。
6. 余味无穷:[ yú wèi wú qióng ]释义:形容美妙的诗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
造句:1. 时间在欢乐的长河里谈笑风生的迅速流逝,众人却依然余味无穷的挥舞着手中的铁铲,噔,噔,噔,的嗡嗡作响。
2. 前后要经两发三榨,成品嫩、脆、爽、香,入口余味无穷。
3. 那个东西无声无息的,却是芳香四溢,余味无穷的,简直可以说是意义深远。
4. 果然是好茶,喝下顿时口舌生津,余味无穷啊,连我这大老粗都喝出来了?5. 不过殷副市长并不沮丧,他甚至觉得余味无穷。
6. 美味佳肴:[ měi wèi jiā yáo ]释义:1.上等的、第一流的食品2.精致可口的饭菜3.味道鲜美的食品造句:1. 同学们品尝着自己亲手做出来的美味佳肴。
2. 他用当地的美味佳肴来招待客人。
3. 这桌子上的美味佳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眼花缭乱。
4. 这些美味佳肴是专供国宴用的。
5. 女主人把餐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
6. 珍馐美馔:[ zhēn xiū měi zhuàn ]释义:馐:滋味好的食物,馔:饭食。
珍贵而味道好的食物。
亦作“珍羞美味”。
造句:1. 很快她就领悟到,原来吃饭时心情比菜品更重要,以前珍馐美馔不觉鲜美,吃这里的寻常饭菜却别有滋味。
2. 扫视一眼全场,看到一张桌子上摆放着各种珍馐美馔,于是梅惢旁若无人地走过去,坐下来,大吃大嚼起来。
3. 店里的伙计给他们送了饭菜,满满一桌子珍馐美馔,还有一壶温好的桑落酒。
4. 纵然面对珍馐美馔、丝竹歌舞,她的兴致已不如刚入宫时那么高涨。
5. 这期间倒是珍馐美馔、绫罗绸缎的伺候着,孝逸的脸上渐渐有了血色,可人却益发颓唐
形容香味,气味有什么好词,好句秋时节,累了吧。
菊花盛开,果实累累,管他三七二十一剥开皮,就吃了起来,香甜可口的橘子一到嘴里,凉凉的,甜甜的,顿时心旷神怡,一个个像小灯笼似的橘子你挤我碰争着让我们去摘呢?”我说!我看了馋得直流口水,橘子就稳稳地掉在我的手上了,就坐下来一边休息一边欣赏橘园风光,外公笑呵呵地问我,外公你们真不容易啊,迫不及待地摘了一个,摘橘子却这么难。
于是我又狼吞虎咽地吃了好几个。
哇,好爽啊!然后。
外公说,大雁南飞,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天图画,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乡下外公家的果园里摘橘子。
没剪几个,我的手就没力气了。
我们带上篮子、剪刀、小梯子来到橘园。
今天:“涛涛:“是啊!又大又红的橘子挂满了枝头,在阳光的普照下闪闪发亮,还带着一阵阵淡淡的清香,风一吹过!” 晚上回家,外公给我们装了满满一大袋的橘子,妈妈和我连忙说:“谢谢”,凉风习习,一阵阵秋风像一把把钥匙,乘你没留意,悄悄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而且手也被剪刀磨出了红印子。
哇。
你看银杏叶黄了,我一手拿起剪刀一手小心翼翼地捏着橘子,在橘子蒂上用力剪一下,接着我又轻轻地把橘子放在篮子里。
不大一会儿,又是一个天高云淡的日子,想不到橘子这么好吃,像一把把小扇子扇来了秋天的凉爽,爸爸、妈妈和外公就剪了满满一大篮。
我发现手臂都有些酸了;枫叶红了,像一把把扫帚扫走了夏天的脚印...
描写味道好的词语1. 盐水鸭皮白柔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
2. 灌汤小笼包的皮是薄薄的,甚至都透亮了,张嘴咬一口,里面鲜美的汁水流入口中,咬那浸了汁水的肉团,不肥不腻,入口爽滑……那真叫美!3. 那水灵灵、红艳艳的枣像天上密密麻麻、闪闪烁烁的繁星,一个个都眨着调皮的眼睛。
那些冰糖葫芦红彤彤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不知引来多少小孩儿渴求的目光。
4. 小混沌,个小,皮薄,只要往开水中一捞,就能盛入碗中,吃上一口,好鲜美!5. 我拿来水瓶,朝茶杯里倒上开水,顿时,水中的龙井茶如同千万条小鱼上下翻飞,煞是好看。
6. 烤红薯焦糊糊的,周身满是草灰,嗅一嗅,香喷的气味马上会进入你的五脏六腑,令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7. 臭豆腐干是"热情好客的",她总是把浓郁的烈性的香味弥漫在周围的空气中,让人为谋其面,先文其香。
8. 粽子用绿色的芦叶包着纯白的糯米和红色的枣子,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
9. 软玉温香嚼米线,琼汁甘露饮高汤。
10. 软硬兼施,老少咸宜,甜辣皆适,色香俱佳。
描写茶味道的古诗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 该诗又称《七碗茶诗》。
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
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 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 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 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
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特别是“唯有两 习习清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 ,以教吹去月轮旁。
”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
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 《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
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
【形容味道的词几个字都行如:酸甜苦辣别重复越多越好】作业帮1个字:酸、甜、苦、辣、麻、咸、甘、淡、香2个字:苦涩、平淡、鲜美、诱人、独特、醇厚、甜美、香辣、油腻、清香、甜蜜、甘甜、浓香、轻香、松脆、甘苦3个字:甜津津 甜丝丝 酸溜溜 甜蜜蜜 辣酥酥 辣丝丝 美滋滋 香喷喷 辣乎乎 苦涩涩 臭烘烘 咸津津、油滋滋、麻辣辣4个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百味交集、淡而无味、干脆爽口、甘甜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