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大热 狂欢背后的思索当代诗词日益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
当前,公开发行的诗词刊物近10种,公开出版的诗词辑刊数量与此相当,非公开发行的诗词刊物(民刊)则不下2000种,数量也许在新诗刊物之上。
据公开报道,《中华诗词》的发行量已超过《诗刊》,成为当前发行量最大的诗歌刊物。
有人乐观地估计,近年来,仅每年发表于各类刊物的诗词数量,就比一部《全唐诗》还多。
令人不解的是,现当代诗词虽然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作者和作品,但并没有吸引研究者和评论者的应有注意,也似乎没有赢得相应的读者群,甚至“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的说法在诗词写作圈内仍然颇为流行。
何以百年来产生的海量诗词作品难以获得读者的青睐呢?何以号称300万之众的旧体诗词写作群体,即使每人每两个月写一首,每天也能写出一部《全唐诗》的数量,却仍然没有获得读者的认可呢?我们不妨从中央电视台近日开播的《中国诗词大会》中找找缘由吧!一、重磅打造:诗词文化的视听盛宴众人期待已久的《中国诗词大会》月初完成录制,终于在猴年大年初五的20点07分,由中央电视台一频道在黄金时段首播了!央视在春节期间,以如此高的规格推出一档诗词节目,体现了央视对诗词文化的高度重视,对普及诗词无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央视此举,对旧体诗词的日益升温,无疑将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据悉,《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
由著名主持人董卿担纲主持,康震、蒙曼、王立群、郦波等学者担任评点嘉宾。
节目共10期,每期约90分钟,将在随后的每周五晚,由央视相关频道连续播出。
从公开的报道来看,《中国诗词大会》作为“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其基本宗旨是“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对诗歌的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其设定的立足点不可谓不高,影响面不可谓不广。
节目在表现形式上也颇具匠心,在为数不多的诗词类电视节目中别开生面。
从全国范围内上千位报名者中挑选出106位“诗词达人”参加节目录制,场面十分震撼,体现了一定的“全民参与性”。
比赛机制和计分规则是:每位上台的选手最多可回答10道题,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便停止答题,选手得分以“诗词达人”百人团中每一题答错的人数叠加计算。
每场比赛,分为单人追逐赛和擂主争霸赛两部分,106位挑战者全部参赛。
5位选手参加单人追逐,累积击败人次最多者为该赛段优胜者,在擂主争霸赛部分与守擂擂主进行比拼,竞争该场比赛的擂主席位。
这场形式上颇有创新意味的诗词“比赛”活动,在飘荡着浓浓年味的空气里,带给了我们一场难得的诗词视听盛宴。
但是,看完节目,欣喜回味之余,却未免令人五味杂陈。
二、旧梦重温:我们一起背过的古代诗词本场“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的雍容大度,选手的从容镇定,嘉宾评点的深入浅出,以及形式新颖的赛场设计,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是,从涉及的诗词作品及参赛选手的表现来看,在这场诗词视听狂欢的背后,也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
一是题库的取材范围有些保守,片面追求节目的“全民参与”性而忽视了必要的提高。
“爆竹声中一岁除”、“二月春风似剪刀”、“牧童遥指杏花村”、“春风又绿江南岸”、“春眠不觉晓”……当一句句耳熟能详的古诗从主持人和选手的口中跳出来时,令观众仿佛置身于小学语文课堂。
据笔者粗略核对,本场首轮比赛公之于众的诗词作品39首,主要是五绝和七绝,其中大约35首出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出自高中阶段的作品亦属寥寥。
注重节目的娱乐性未可厚非,但参赛作品的选材范围,几乎全部限定在中小学语文课学过的篇目之内,未免过于谨慎。
尤其是擂主争霸赛的题目,对于击败另外4位选手的四川大学本科生彭超和从百人团中脱颖而出的北京大学博士生陈更两位争夺擂主席位的选手来说,仍然过于简单,无以区分高下,以至于两人均可以轻易做到不假思索,提前确定答案。
其胜其负,完全取决于按抢答键的速度。
从陈更抢到了前六次答题机会来看,后来一次都没有抢到,可能是被授意或有意谦让,这也是不惬人意之处。
二是题目的设计流于单调,“考题”大多是直来直去,缺乏变化与美感,缺乏必要的中介性转换,甚至不少题目比语文课的考试题更加乏味。
本场单人追逐赛中,题目共分填空题和选择题两大类。
填空题,一类是根据给定的字数拼出诗句,从九字中找五言诗句,从十二字中找七言诗句;一类是根据一联诗的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
选择题,一类是选一个字填空;一类是辨别诗句中的错别字;一类是解释个别词语。
本场擂主争霸赛中,分图片线索题与文字线索题,前者看图说出诗句,后者涉及诗词内容和诗人,形式稍微活泼一些。
三是选手答题不尽人...
贾庆军的书画作品诗词中国,关东诗阵://e。
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互联网文学联盟特约作家。
文学作品发表于中国作家网、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2017年,参加延边州暨敦化市首届“弘扬抗联精神-讲好近代-翰章故事”全国绘画作品展、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著有诗歌《乡愁》.jpg" /> 贾庆军。
中文名贾庆军国 籍中国职 业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性 别男文字作品发表于中国作家网,中华诗词.baidu.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d3683533bf8f8c54e386cd2b0f1901c3/8644ebf81a4c510fa5c011c76b59252dd52aa5e3,现任吉林省敦化市美术家协会会员://e、《牧歌》、《别离》.com/zhidao/pic/item/fcfaaf51f3deb48f305c5f03fb1f3a292df57832.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 .jpg" esrc="http://e贾庆军(国家一级美术师)贾庆军;主要散文作品有《年喜花节》,哭泣,狼和青柿子等,现任吉林省敦化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
入选由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人。
所获荣誉 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委会会员。
油画参加敦化市首届“弘扬抗联精神-讲好近代-翰章故事”全国绘画作品展和庆祝延边州成立65周年美术作品展://f.baidu。
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委会会员,延边日报等。
作品入选《芙蓉国文汇》第三卷一书。
贾庆军,男,汉族.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贾庆军作品.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e41051e73b4e251fe2a2ecfe97b6e52f/caef76094b36acaf8bf9652177d98d1000e99cd6.jpg" esrc="http://f.hiphotos,突破传统、与众不同、《清明》、《送你我独自心伤》;小小说有《秋天的约定》、《妈妈别把我送走吧》, 中国梦主题邮票以及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主题邮票。
作品赏析 编辑
【古代名诗】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词!!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词是哪十...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词 第十名 杜牧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四,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评论:几个王朝的兴衰! 第九名 李清照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 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 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栽(应该使提手旁的栽,打字时找不到,抱 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评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古代女诗人,她的代表作。
第八名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骚更短,浑欲不胜簪。
评论:现实主义诗人的哀唱! 第七名 柳永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澜意?拟把 疏狂图一醉,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评论:王国维所说“学之三境界”中最广位流传的。
周杰伦新专辑中的 《发如雪》也引用了“伊人憔悴”。
第六名 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评论:著名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题记。
第五名 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厥,今夕是何年?我与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倚 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园?人有悲欢离合,约有阴晴圆 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评论:被王菲翻唱之后就红遍大江南北。
第四名 李白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芩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缀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流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无花马,千金裘,呼二将出换美酒,与尔通销万古愁。
评论:浪漫主义诗人的豪情壮志! 第三名 辛弃疾 丑奴儿 少年不是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 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评论:“少年不是愁滋味”,青少年必知! 第二名 李商隐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春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未探看。
评论:小学时就知道的教师节贺卡必备内容! 第一名 岳飞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 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 雪。
臣子恨,何时灭!架长车踏破、贺然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 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厥。
中国的第一首诗是哪首?一、是《弹歌》。
二、扩展知识:1、原诗欣赏:《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2、诗词简介:《弹歌》选自《吴越春秋》。
《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时期,越国的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询问弓弹的道理,陈音在回答时引用了这首《弹歌》。
《吴越春秋》为东汉赵晔所著,成书较晚。
但从《弹歌》的语言和内容加以推测,这首短歌很可能是从原始社会口头流传下来而经后人写定的(相传黄帝所作)。
这是一首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句短调促,节奏明快,读来很有情趣。
3、依据:根据央视CCTV-9纪录片频道播出的《诗词中国》第一集中的介绍,这是我国第一首诗歌。
举办中国古诗词比赛属于发展先进文化吗?为什么特别适宜表达一些奥妙的诗意的情感?(3 分)答案、诗意的情感?(2 分) 2.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2 分) 3,这是拼音永远无法替代的、规定和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汉字的特点是什么?(2 分) 4.为什么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1、汉字 2,而一些普通的字词, 往往联结着永远的文化底蕴。
4。
3,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大、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因为汉字的确是人类一绝,特别是汉字整齐灵动汉语一一古典诗词一一中国心三者的联系纽带是汉字 1. “汉语---古典诗词---中国心”三者的联系纽带是什么...
中国诗词大会的祝贺诗词“国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广泛的被人们当做是一种精神信仰,而随之发酵了起来,成为时下引领人们价值观的新概念。
如在学校里设置国学课程,寺庙里开设国学夏令营,企业里开办国学培训班等等。
“国学热”以它一定的适用性及实用性,被企业家用来打造品牌,加深其企业的文化内涵,家长们将《弟子规》等一些国学经典用来作为他们管教孩子的法宝。
随着传统文化持续被人们广泛的继承和发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也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分歧:一种是持全盘否定的文化虚无主义,既把传统文化说得是一团糟而毫无价值可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经商大潮的背景下,“国学”曾一度的被边缘化,前不久在人民网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上海删除小学语文课本中的8首古诗词和几篇文言文的报道,被一些个网友们认为是数典忘祖的行为,减负还是减传统文化观点也一度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第二种则是持全盘肯定的保守主义态度,死守着固有的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什么都是好的。
那么,当今社会下,我们该如何领会、继承和发扬好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呢? 笔者认为,首先,在批判和继承传统文化时,我们心理上既不能是“趋之若鹜”也不能是“疾之如仇” 的态度,而是要对传统文化实现弘扬与超越,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传播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对其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要加以扬弃。
其次。
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方面既要有针对性地学习,同时也要冷静的对待社会上存在的“国学热”,在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采取兼容并蓄、多元共生,从而达到文化的交流共鉴。
不能够强调了国学,就放弃了对外国先进文化的学习,要结合时代的背景,用世界性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但要认真学习、熟知、理解更需要来继承、革新、创造和发展,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播到世界从而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目的! 最后,要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支持和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开展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工作,使之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被全面发展,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弘扬和传播文化的主体,只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于实践,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才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耳濡目染深入到人们的思想灵魂中,从而真正意义上认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智慧之魂。
...
中国诗词都有哪些流派分为四言诗(诗经),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注重意境,什么叫“意境”呢?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里面这样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
”王国维又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其实真正能够体现一首诗的意境美的,应当是情和景的有机结合、情和景的密不可分,也就是我们欣赏一首诗,看它怎样写景,看它怎样通过写景来把思想感情融会其中,这是古代诗歌创作意境的一种艺术追求。
古代的诗歌概括力强、体制小,所以要求语言比较准确精练、生动形象。
中国古代诗词是最讲究形式的,在长期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各种规律、各种体制,再结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使得古代诗歌在形式上具有一种音乐美和建筑美,诗读起来很好听,抑扬顿挫;也有一种建筑美,诗很规整、很整齐,就像我们现在盖的楼房一样,上上下下都是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