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自卫反击战诗词 对印自卫反击战

对印自卫反击战诗词

歌领自卫反击战英烈诗词

中国在对越中没有失去领土,但却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对9万平方公里的控制(书面上,实际上控制了这9万平方公里的大部分,但是这是我们的国土......)。

给你配一些战斗境况:对越的(1)和对印的(2) (1).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老山战役:198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35201部队、边防35101部开始接受收复“两山”的作战任务,边防35550部队配合作战。

1984年4月28日,边防35215部队、边防35211部队、某炮兵团,侦察、防化及边防35550部队,以及麻栗坡县支前参战的民兵、民工,向老山进攻。

4月28日凌晨5点50分,战斗在大小20多个阵地同时展开进行。

35207部队向老山主峰进攻;35206部队攻击松毛岭;35215部队一营配属35207部队作战。

夺下松毛岭,就等于打断了入侵老山越军的一条臂膀。

边防35206部队六连经过一夜的强行军,黎明前就隐蔽于接近松毛岭越军的12个阵地前沿。

在炮火的掩护下,从敌人的鼻子底下穿过密林,占领了662。

6高地西侧的101号高地。

二、三排是突击排,利用炮火的威力,占领了104号高地。

他们又分兵两路,首先抡占102高地,又向103号高地发起冲击。

为赢得时间,二、三排象两把钢刀直插662。

6高地。

在前进中被越军设置的雷场挡住了他们前进的道路,工兵立即摆开火箭开辟器点火发射。

“轰”的一声,火箭飞向雷区,但是火箭开辟器的尼龙绳被拉断了,导爆索未在雷区爆炸,开辟通路没有成功。

这时我方炮火已停,部队发起冲锋的时间眨眼就到,在这紧急关头,二排长、三排长果断命令强行开辟通路。

于是五、六、七班战士不顾一切,分三路向雷区划扑去。

时间不允许一枚枚地排雷,共产党员、班长马保卫将冲锋枪倒背起,用身体向雷区的“飞机草”压下去,只见他猛力压下去,起来再压下去,战士们沿着他开辟的路迅速地向高地冲杀,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我方八二炮、六0炮、重机枪向高地主峰猛烈扫射,紧接着战士猛打猛冲,6时30分,六连占领了松毛岭主要阵地。

从炮火准备、停止到收复662。

6高地,只用了9分钟的时间。

六连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创造了一个速战速决的战例。

七连在收复松毛岭的战斗中,先后担任预备队、军工、防御作战任务。

在15个高地上坚守了57个日日夜夜,打退了敌人多次偷袭和反扑,牢牢地守住了阵地,打断了越军入侵老山的一条臂膀。

边防35207部队八连和五连分两路向老山主峰方向进攻。

八连是“百团大战”时的“白刃格斗连”。

在严惩越寇,收复老山的战斗中,上级把收复越军核心阵地1145号高地的艰巨任务交给了他们。

他们的钢铁誓言是“血战老山顶,领土一日还,卫国当英雄,血染战旗红!” 4月27日,八连乘着夜幕,钻林攀藤,整整用了9个小时,按时爬上了坡度有40多度,高达千余米的冲击出发位置。

稍一停息,已是4月28日凌晨6时10分,强大的炮火开始发射。

这时,连长彭燕良命令突击排(二排)利用炮火掩护开路,首先攻占56号高地。

56号高地是守敌前沿阵地,树高林密,草深坡陡,地雷密布,不能使用开辟通路的爆破器材,带领突击排的副连长李昌林和突击排长任金平毅然拨开草丛,率先开路。

三排、一排紧紧尾随突击排前进。

连队被敌人火力压在高地凹部,伤亡不断增加,一排见左侧上不去,又从另一侧迂回前进,炸毁1道铁丝网,排除地雷,步兵向主峰逼近,仅用了15分钟就消灭了56号高地上的敌人。

全连迅速依托56号阵地向54号高地发起攻击,一举攻克56、53号高地,全歼入侵越军1个加强排,毙敌50名,摧毁27个火力点,缴获八二无后座力炮2门、重机枪1挺、冲锋枪5支、火箭筒5具、掷弹筒1具、手榴弹200枚、各种炮弹194发,步、机枪弹万余发,还有一批文件资料。

这时,作为预备队的七连象一个铁拳头打了出去,在八连炮火的掩护下,向主峰东侧阵地攻击。

担任助攻的部队,也从西侧逼近主峰。

至此,进攻老山主峰的战斗在9个面同时打响。

攻击老山主峰是一场激烈的争夺战。

敌人在主峰上构筑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盖沟、短洞、暗堡和坑道,防御火力很强。

但在边防部队英勇顽强的攻击道路上,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不可摧毁的阵地。

五连一举夺下了21号阵地,紧接着副连长张大权又指挥火力组展开队形,掩护部队乘胜向52号高地发展。

火力组向52号高地猛射击,三排和一拓在排长的率领下,密切协同,顺利夺回了52号高地。

至此,老山主峰的一只“大腿”已被斩断。

张大权登上了52号高地仔细观察老山地形后,他命令一排从右翼穿插到位,二排从正面发起攻击,三排在52号高地转入防御。

一排边打边推进至右侧约100米处,抢占了巡逻道。

当一排的10多个战士冲到主峰50号高地之间凹部时,被居高临下的敌人火力压制。

一排三面受敌,前进受阻,转眼间二排长杨德明也受了伤。

这时张大权指挥在正面猛突,前进不到20米,又被敌人的炮火、手榴弹阻击,伤亡越来越大。

两次受阻,3次负伤的副连长张大权的肠子被打出来了,他盘肠坚持战斗。

把一、二排能战斗的20人组织起来后,再次向敌人发起冲锋。

四连的指战员也加入了他们的冲击,两个连队,一个目标,前仆后继,越战越猛。

经过几个反复,终于占领...

歌领自卫反击战英烈诗词有哪些?

《南疆军魂》——献给中越自卫反击战的英烈 作者:静水流深 兄弟,那棵鲜血浸透的木棉花 开了吗? 高山下的杜鹃花 红了吗? 开了 红了 还有老山兰 一年一度 挺立英雄的风骨 没有忘记绽放的使命 兄弟,不会遗忘的 你们,为了祖国最高的利益 血洒疆场 浇开血色的花朵 灿烂四月的南疆 祭奠不朽的长眠 2.《献给自卫反击战无名英雄的歌》 仅以此篇献给那些在南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捐躯的无名英雄 ——文/草儿青青 南疆二月天 木棉花开的早晨 山谷里一片寂静 静的让人窒息 静的有点毛骨悚悚 猛然间 我听到了嘤嘤的哭声 那声音如此凄惨 如此悲痛 是谁在低泣 刺痛我敏感的神经 搅得我心也在如浪翻腾 渐渐这泣声越来越多 霎时连成一片 像似那呼啸的山 3.《献给自卫反击战无名英雄的歌(原创诗歌)》 ——吴晓蔚 你还在,你还在,你从未离开, 我闻到了你的气息 和淡淡的体香。

你还在, 你从未离开, 多少次梦里把你思念, 想念我们在一起的日子, 怀念那段难忘的岁月。

轻轻地, 你走了, 我知道, 你重又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去吧, 你放心的去吧, 我们——你的好战友, 为你列队送行。

不要哭泣, 不要悲伤, 为我们的勇士, 点燃爱的篝火, 照亮英雄前行的路, 为他壮行··· 4.《无名英雄》 ——南天 虽说无名却有名,他是人民解放军! 虽说无名却有名,他是中华好儿女! 5.《血染的风采》 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 你是否理解? 你是否明白? 也许我倒下再不能起来, 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 如果是这样 你不要悲哀, 在我们的旗帜上 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如果是这样, 你不要悲哀, 在我们的旗帜上 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也许我的眼睛再不能睁开 你是否理解我沉默的情怀? 也许我长眠再不能醒来, 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 如果是这样, 你不要悲哀, 在我们的土壤里 有我们付出的爱 如果是这样, 你不要悲哀, 在我们的土壤里 有我们付出的爱 如果是这样, 你不要悲哀, 在我们的旗帜上 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如果是这样, 你不要悲哀, 在我们的旗帜上 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血染的风采 ...

房兵谈对印自卫反击战是什么节目

印度政府对中国的诚意根本不予理睬,并拒绝任何形式的谈判。

中方作战部队也付出了代价,伤亡1460人。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印军“王牌旅”第四师第七旅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全歼,旅长达尔维准将被活捉,历时1个月。

然而,正是这位尼赫鲁总理执迷不悟,才使“王牌旅”全旅覆没。

战争后期,印度当局错误地估计形势1962年10月,而印度政府却未能理解中国的善意。

可就在这个时候,印度举国震惊,总理尼赫鲁痛心疾首。

印军第七旅原属英国殖民主义的军队,与德、日、意三国法西斯军队作过战,号称“打遍欧、所缴武器和军用物资也说成是阴谋,我军先头部队推进到了距印度首都新德里不足300公里的战线上,独自向美国总统肯尼迪求救,要求派轰炸机和军队与中国作战,在中印边境东段和西段进行。

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

他们认为中国军队的“惩罚”大大伤害了印度的自尊和体面,并把中国主动释放全部被俘人员,使尼赫鲁乱了方寸。

他不与任何人商量,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亚的劲旅”,在大国支持下,向我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进攻。

我西藏、新疆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战争中的彻底失败。

这次自卫还击战,中国军队却单方面宣布停火,并主动撤退到1959年11月中印实际控制线后20公里,经历了两个作战阶段,历经百战,功勋显赫,全国陷入一片混乱。

新德里城内居民四散逃跑,印度上层领导人苦无对策,印度政府被迫临时将总理府从新德里迁往孟买。

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张国华指挥的两次战役和一些零星战斗都取得了胜利。

歼敌3个旅,生擒王牌旅长达维尔和另一名准将旅长辛格,共毙、俘敌7000余人,占整个中印边境反击战战果的80%。

所属的几个营大都成立于18、19世纪,有着100多年的历史。

印度国民也从未经历过如此失败情绪的冲击...

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总指挥是谁?

对印自卫反击战 一、第一阶段自卫反击战(10月20日至28日) 自卫反击作战在中印边境东段和西段地区进行。

印军部署的兵力有1个军部、1个师部、4个旅部、21个步兵营,总计约22000人。

印度陆军原是英国殖民地军队,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北非、南欧、东南亚诸战场作过战,自吹嘘为"打遍欧、亚的劲旅"。

与我作战的印度第四师号称"王牌部队",是"印军编制、装备、训练的试点部队"。

第一一四旅长期驻防克什米尔、受过山地战训练。

这些部队在印度陆军中具有代表性。

其作战部署是:东段,第七旅4个营部署在克节朗地区;炮兵第四旅两个步兵营配置在棒山口、达旺地区;第四师战术司令部及1个营位于吉米、下地地区;第五旅8个营分布在"苏班西里边区"、"西安边区"和"鲁希特";第四军军部和第四师师部位于提斯普尔。

西段,印军第一一四旅以5个营分散配置在边境全线,其中1300余人分布在入侵战境的43个据点;旅部及1个营位于列城。

印度的企图是:在东段,依据正侵占所谓"麦线"以南和以北的克节朗地区,继续向西藏内地扩大侵占范围;在西段,依托其入侵的43个据点,继续向我境内蚕食,逐步侵占新疆阿克赛钦地区。

中国边防部队的主要部署是:以西藏4个多团的兵力,首先粉碎克节朗地区印军的进攻,然后歼灭克节朗地区和可能由达旺地区来援之敌;以新疆1个多团的兵力,首先粉碎印军进攻,然后歼灭侵入加勒万河谷和红山头之敌,并视情况扩张战果;同时,以西藏昌都、林芝、山南分区部队,向当面之敌反击,配合主要方向的作战。

克节朗地区反击作战。

克节朗,位于中印边界东段西藏以南地区,该地山峰比高1500米以上,海拔4000米左右,森林密布,气候恶劣,人烟稀少。

该地区印军第七旅、炮兵第四旅2个步兵营,共6个多营6000余人,部署在克节朗、棒山口、达旺一线,企图巩固已侵占之地,并继续侵占我克节朗河以北地区,实现其"以塔格拉(即拉则山)山脊为界"的梦想。

中国西藏边防部队集结了10300余人的兵力,对印军第七旅实施反击。

根据印军前重后轻、翼侧暴露、正面宽、纵深线的布势特点,贯彻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原则,以3至4倍于敌的绝对优势的火力,采取从两翼开刀、迂回侧后、包围分割、各个歼灭的战法,于20日拂晓开始反击。

实施主要突击的右翼部队在枪等、卡龙之间强渡冰冷刺骨的克节朗河,向枪等、卡龙、扯冬、绒不丢的入侵印军进行反击。

指战员们冒著枪林弹雨,互相掩护,交错前进,与印军展开的激战。

负责摧毁塞维拉河岸卡龙据点的我二连六班班长阳廷安一往无前,前仆后继,勇猛反击,共攻克27个印军地堡,收复了卡龙据点,为驱逐入侵卡龙的印军第七旅创造了条件。

战后,六班被国防部授予阳廷安班"英雄称号。

负责清除克节朗河南岸扯冬据点的我三连二排,敢打敢拼,连续摧毁14个地堡,收复了扯冬据点。

战后,二排荣立集体一等功。

当天即清除了枪等、卡龙、扯冬、绒不丢等据点的入侵印军。

担任左翼助攻部队,向沙则、仲昆枪、克宁乃桥的印军实行反击。

入侵沙则的印军在这里构筑了堑壕及百余个明暗地堡。

攻占沙则可直接威胁克朗地区的印军指挥机关。

于是,助改部队穿密林,攀悬崖,涉急流,迅速突入印军前沿,首先割断克节朗地区入侵印军指挥机关与沙则据点的联系。

在沙则战斗中,九连二班班长张映□率领全班,连续攻克印军4个地堡,在攻击第5个地堡时,他身负重伤,向地堡投入最后1枚手榴弹,并用双腿堵住印军地堡射孔,壮烈牺牲,为后续部队歼灭印军创造了条件。

战后,国防部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

当天,克节朗地区的印军大部被歼,一部溃逃。

22日,中国国防部宣告;我军没有必要受非法的"麦线"约束。

23日,我山南地区部队歼灭棒山口之敌一部,占领棒山口。

接著我军兵分5路实施追击,直取达旺。

印军仑惶向达旺河以南之西山口一线撤逃。

我边防部队又以一部渡过娘姆江曲,昼夜兼程,沿下地、龙拉、沙泽一线急进。

清除棒山口入侵印军的另一支反击部队,于24日占领了东新桥等地。

25日,几支反击部队相继进占达旺。

尔后,其中一部继续向南推进到达旺河北岸。

克节朗--达旺之役遂告结束,首战告捷。

全歼印军第七旅及其他一部,俘虏印军第七旅旅长季。

普。

达尔维准将,共歼印军1900余人,收复了克节朗河以南、达旺河以北、不丹以东、达旺以西的全部领土,并在事实上否认了所谓麦克马洪线。

昌都、林芝、山南分区部队反击作战。

西藏昌都、林芝、山南地区的中国边防部队,也于10月20日分别向当面入侵印军实施反击。

先后拢除了呷灵公、拉木多、林卡、拉曼、阿夏比拉等印军据点,歼敌一部,进占了易古通、马尼岗、塔克新等地,逼近瓦弄,有力地配合了主要方向的作战。

加勒万河谷红山头和班公湖地区反击作战。

加勒万河谷和红山头地区,位于中印边界西段新疆阿克赛钦西部,在喀喇昆仑山和风底斯山山区,山高坡陡,交通不便,高寒缺氧、荒无人烟。

印军第一一四旅5个营约5600人,分散配置在这一地区600公里正面的77个据点内,其中1300余人分布在侵入中国境内的43个据点内。

印军第一一四旅旅部及1...

对印自卫反击战为何后撤

无法长期防守占领的那片地区。

我国和印度的实际控制分界线也就是麦克马洪线是沿着喜马拉雅山脉的山脊划分的,虽然我国不承认这条分界线。

但是如果把边界前推,推到山脊的另一边,防守则会带来很大麻烦,不适合长期防守。

因为补给线就需要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印军一旦进攻,边防背靠大山,进退不便。

所以反击战后,我军还是撤回了原来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