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诗词 关于音乐诗词

古典音乐诗词

唐诗宋词配中国古典音乐 名字一定要写

对于什么是古风音乐,学界还没有给出一个权威的定义。

但是大致特点可以归纳为:歌词古典雅致、宛如诗词歌赋,曲调唯美,注重旋律,多用民族乐器,没有摇滚音乐的金属感,古典音乐的厚重感。

但就至2013年主流的分类法来划分的话,古风音乐大概可以被划归到新世纪音乐或是流行音乐。

听古风音乐,就像品茶。

品茶可以论茶名、闻茶香、观茶形、品茶味。

听古风音乐,也可以从各个角度切入——旋律,褪去了嚣杂喧哗,宛如清朗流水;歌词,精雕细琢,就像一阙阙唐诗宋词;意境,深长悠远,让人浮想联翩。

浮生萦云古风卷。

谱曲、作词、演唱,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心中的热爱与感动。

这样动机纯良的心灵之音,自然是美的。

不过也因为没有系统的推广,这些熠熠闪光的珍珠,一直散落在网络的烟波浩海中。

早期的古风歌曲主要是对国产仙侠中国风类RPG游戏配乐进行填词演唱,如《仙剑奇侠传》系列,《轩辕剑》系列,《绝代双骄》系列等。

至2013年,由于古风音乐在网上的兴起,成立了许多创作古风音乐为主的原创音乐团队,越来越多的原创作品在产生。

[2]

【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古代诗词与音乐的关系宋词与音乐的关系

词的创作一般称为“填词”,也就是说在古代,词是用来配合一定的音律来演唱的。

不同的词牌即对应的不同的音乐。

词 是 一 种 音 ??文 ?W , 它 的 产 生 、 发 展 , 以 及 ?? 作 、 流 ??都 与 音 ??有 直 接 关 ?S 。

词 最 初 被 称 ??“ 曲 子 词 ” 或 “ 曲 子 ” , 是 一 种 以 ????主 、 依 ??谱 填 词 歌 唱 、 字 ??固 定 、 格 律 化 的 长 短 句 抒 情 ? 。

由 於 词 与 音 ??有 密 切 关 ?S , 词 在 宋 代 又 有 “ ??府 ” 、 “ ??章 ” 、 “ 歌 曲 ” 、 “ 小 歌 词 ” 、 “ 倚 ? ” 等 ?e 名 。

词 的 体 制 形 式 的 主 要 特 点 , 都 与 词 的 入 ??歌 唱 的 性 质 有 直 接 关 ?S 。

词 所 配 合 的 音 ??是 所 谓 燕 ??, 又 叫 宴 ??, 其 主 要 成 分 是 北 周 和 隋 以 ??由 西 域 胡 ??与 民 间 里 巷 之 曲 相 融 而 成 的 一 种 新 型 音 ??, 主 要 用 於 ????和 宴 ??的 演 奏 , 隋 代 已 开 始 流 行 。

而 配 合 燕 ??的 词 的 起 源 , 也 就 可 以 上 溯 到 隋 代 。

宋 人 王 灼 《 碧 鸡 漫 志 》 卷 一 说 : “ 盖 隋 以 ??, 今 之 所 谓 曲 子 者 ?u 兴 , 至 唐 稍 盛 。

” 词 最 初 主 要 流 行 於 民 间 , 《 敦 煌 曲 子 词 集 》 收 ? 的 一 百 六 十 多 首 作 品 , 大 多 是 ??盛 唐 到 唐 末 五 代 的 民 间 歌 曲 。

大 约 到 中 唐 ? 期 , ? 人 ?? 志 和 、 韦 ??物 、 白 居 易 、 ??禹 锡 等 人 开 始 ?? 词 , 把 这 一 文 体 引 入 了 文 ??。

到 晚 唐 五 代 ? 期 , 文 人 词 有 了 很 大 的 发 展 , 晚 唐 词 人 ??庭 筠 以 及 以 他 ??代 表 的 “ 花 间 ” 派 词 人 和 以 李 煜 、 冯 延 巳 ??代 表 的 南 唐 词 人 的 ?? 作 , 都 ??词 体 的 成 熟 和 基 本 抒 情 风 格 的 建 立 作 出 了 重 要 ? 献 。

词 终 於 在 ? 之 外 ?e ??一 ??, 成 ??中 ??古 代 最 ??突 出 的 文 ?W 体 裁 之 一 。

进 入 宋 代 , 词 的 ?? 作 逐 步 蔚 ??大 观 , 产 生 了 大 批 成 就 突 出 的 词 人 , 名 篇 佳 作 ??出 不 穷 , ?K 出 现 了 各 种 风 格 、 流 派 。

《 全 宋 词 》 共 收 ? 流 ??到 今 天 的 词 作 一 千 三 百 三 十 多 家 ??近 ??万 首 , ??这 一 ??字 可 以 推 想 ? ? ?? 作 的 盛 ? 。

词 的 起 源 虽 早 , 但 词 的 发 展 高 峰 ?t 是 在 宋 代 , 因 此 后 人 便 把 词 看 作 是 宋 代 最 有 代 表 性 的 文 ?W , 与 唐 代 ? 歌 ?K 列 , 而 有 了 所 谓 “ 唐 ? 、 宋 词 ” 的 说 法 。

词 的 ? ? 格 律 也 与 音 ??有 关 。

押 ? 的 位 置 , 各 ?? 词 调 都 有 不 同 的 要 求 , 词 调 音 ??曲 度 不 同 , ? 位 也 就 不 同 。

词 ??? 律 的 要 求 比 律 ? 更 ? 、 更 ??, 不 ?H 分 平 仄 , ? 要 辨 四 ? , 这 也 是 因 ??词 要 “ 倚 ? ” 歌 唱 , 必 ? 使 字 调 的 升 降 高 低 与 ??曲 相 ?f 的 ? 故 。

词 的 曲 谱 大 多 失 ??后 , 后 人 填 词 同 ??要 遵 循 前 人 词 作 的 平 仄 ? ? 才 算 合 律 , ?K 且 ? 根 ??前 人 作 品 的 ? 律 整 理 出 字 句 的 平 仄 ? ? 谱 作 ??填 词 的 ????。

这 种 谱 一 般 称 ??“ 词 谱 。

每 首 词 都 有 一 ?? 词 调 。

词 调 的 名 称 叫 词 牌 , 如 《 水 调 歌 头 》 、 《 ?M 江 红 》 、 《 念 奴 ??》 、 《 菩 萨 蛮 》 之 ? 。

它 ??明 一 首 词 的 ??谱 曲 调 , 本 身 不 是 题 目 。

每 ?? 词 调 都 是 “ 调 有 定 句 , 句 有 定 字 , 字 有 定 ? ” , 依 ????曲 ??字 ??、 句 法 、 平 仄 、 ? 脚 作 出 基 本 的 ? 定 。

词 调 不 同 , 意 味  ??曲 的 旋 律 ? 拍 、 ? 情 风 格 不 同 , 文 辞 的 格 律 也 不 同 。

词 调 的 ??曲 有 令 、 引 、 近 、 慢 等 ?^ ?e 。

最 短 的 ??“ 令 ” , 大 约 起 源 於 唐 代 宴 席 上 所 行 的 酒 令 。

“ 引 ” 、 “ 近 ” 本 是 摘 取 大 曲 中 的 一 部 分 而 成 , 一 般 比 “ 令 ” 长 。

“ 慢 ” 即 慢 曲 子 , 指 曲 调 慢 长 、 ? 奏 舒 ? 的 ??曲 , 与 “ 急 曲 ” 相 ??而 言 , 依 “ 慢 曲 ” 所 填 的 词 , 称 ??慢 词 。

??? 明 起 ? , 一 般 又 把 各 种 词 调 ?w 纳 ??3 ? : 小 令 、 中 调 和 长 调 。

清 人 ? ??字 ??上 ?^ 分 , 5 8 字 以 ????小 令 , 5 9 至 9 0 字 ??中 调 , 9 1 字 以 上 ??长 调 。

这 种 分 法 ?K 不 科 ?W , ?? 际 上 界 限 ?K 不 这 ??分 明 , 但 因 ? 用 已 久 , 遂 沿 用 至 今 。

宋 词 的 歌 唱 性 与 音 ??美 宋 人 俞 文 豹 《 吹 ??续 ? 》 ? 载 , 大 词 人 苏 轼 有 一 次 ?? 一 ?? 善 歌 的 人 : “ 我 词 比 柳 ﹙ 永 ﹚ 词 何 如 ? ” 那 人 答 道 : “ 柳 郎 中 词 , 只 好 十 七 八 女 孩 ??, ??红 牙 拍 板 唱 ‘ ??柳 外 ﹙ 岸 ﹚ , ??风 ?? 月 ’ 。

?W 士 词 ? 关 西 大 ?h ??铁 板 唱 ‘ 大 江 ?| 去 ’ 。

” 这 ?? 有 名 的 故 事 形 象 地 描 述 了 宋 词 中 ? 柔 与 ? ?? ??种 风 格 的 不 同 。

不 过 , 我 ?? ? ??? 注 意 , 这 位 善 歌 的 人 评 ? 苏 、 柳 的 不 同 词 风 , 首 先 是  眼 於 “ 唱 ” 。

不 同 风 格 的 歌 词 , 与 不 同 的 词 调 ??曲 ? 情 相 结 合 , 要 在 歌 唱 之 中 , 才 能 全 面 体 现 它 的 ?? 美 特 徵 。

这 正 反 映 了 宋 人 ??词 与 音 ??关 ?S 的 普 遍 认 识 。

宋 人 作 词 首 先 要 考 ?] 的 就 是 它 的 歌 唱 性 , 李 清 照 作 《 词 ? 》 提 出 “ 词 ?e 是 ...

“古典”是什么意思?经常听到一些词,如:古典诗歌,古典音乐等。

...

什么是古典 Classic一字在古代文法学家笔下是指第一流的诗人, 从字源上说就是从class衍化出来的, 古人说 classic,等于今人说 first class; 在近代文法学家则是指可以作为典范的作家或作品, 因此古代希腊拉丁的文学被称为classic。

我们译为「古典的」,实际上包括「古代的」与「典雅的」两个意思。

可是从文艺复兴以来, 所谓古典神、古典的作品, 其内容与涵意远较原意为广大、具体。

兹先引一段 Cecil Gray批评勃拉姆斯的话:『我们很难举出一个比勃拉姆斯的思想感情与古典精神距离更远的作曲家。

勃拉姆斯对古典精神的实质抱著完全错误的见解, 对于如何获得古典精神这一点当然也是见解错误的。

古典艺术并不古板 (或者严峻的说, 原文是austere); 古典艺术的精神主要是重视感官 (sensual), 对事物的外表采取欣然享受的态度。

莫札特在整个音乐史中也许是唯一真正的古典作家(classicist),他就是一个与禁欲主义者截然相反的人。

没有一位作曲家像他那样为了声音而关心声音的, 就是说追求纯粹属于声音的美。

但一切伟大的古典艺术都是这样。

现在许多自命为崇拜『希腊精神』的人假定能看到当年巴德农神庙的真面目, 染著绚烂色彩的雕像 (注意: 当时希腊建筑与雕像都涂彩色, 有如佛教的庙宇与神像 ), 用象牙与黄金镶嵌的巨神 (按: 雅典娜女神就是最显赫的代表作), 或者在酒神庆祝大会的时候置身于雅典, 一定会骇然而走。

然而在勃拉姆斯的交响乐中, 我们偏偏不断的听到所谓真正『古典的严肃』和『对于单纯 sensual beauty的轻蔑』。

固然他的作品中具备这些优点(或者说特点, 原文是 qualities), 但这些优点与古典精神正好背道而驰。

指第四交响乐中的勃拉姆斯为古典主义者, 无异把生活在荒野中的隐士称为希腊精神的崇拜者。

勃拉姆斯的某些特别古板和严格的情绪 mood,往往令人想起阿那托.法朗士的名著 "塔伊丝" (Thais) 中的修士; 那修士竭力与肉的诱惑做英勇斗争, 自以为就是与魔鬼斗争; 殊不知上帝给他肉的诱惑, 正是希望他回到一个更合理的精神状态中去, 过一种更自然的生活。

反之, 修士认为虔诚苦修的行为, 例如几天几夜坐在柱子顶上等等, 倒是魔鬼引诱他做的荒唐勾当。

勃拉姆斯始终努力压制自己, 不让自己流露出刺激感官的美, 殊不知他所压制的东西绝对不是魔道而恰是古典精神。

」(Heritage of Music, p.185-186) 在此主要牵涉到「感官的」一词。

近代人与古人 (特别是希腊人)对这个名词所指的境界, 观点大不相同。

古希腊人 (还有近代义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以为取悦感官是正当的、健康的, 因此是人人需要的。

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一座美丽的雕像或建筑物, 在他们正如面对著高山大海, 春花秋月, 呼吸到新鲜空气, 吹拂著清净海风一样身心舒畅, 一样陶然欲醉, 一样欢欣鼓舞。

自从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深入人心以后, 二千年来, 除了短时期的例外, 一切取悦感官的东西都被认为是危险的。

(佛教强调色即是空, 也是给人同样的警告, 不过方式比较和缓,比较明智而已。

我们中国人虽几千年受到礼教束缚, 但礼教毕竟不同于宗教, 所以后果不像西方严重。

) 其实真正的危险是在于近代人 (从中古时代起已经开始, 但到近代换了一个方向。

) 身心发展的畸形, 而并不在于 sensual本身: 先有不正常的、庸俗的, 以至于危险的刺激感官的心里要求, 才会有这种刺激感官的 (即不正常的、庸俗的、危险的)东西产生。

换言之, 凡是悦目、悦耳的东西可能是低级的, 甚至是危险的; 也可能是高尚的有益身心的。

关键在于维持一个人的平衡, 既不让肉压倒灵沦于兽性, 也不让灵压倒肉老是趋于出神入定, 甚至视肉体为赘疣, 为不洁。

这种偏向只能导人于病态而并不能使人圣洁。

只有一个其大无比的头脑而四肢萎缩的人, 和只知道饮酒食肉, 贪欢纵欲,没有半点文化生活的人同样是怪物, 同样对集体有害。

避免灵肉任何一方的过度发展, 原是古希腊人的理想, 而他们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正处于一个平衡的阶段, 一切希腊盛期艺术都可证明。

那阶段为期极短, 所以希腊黄金时代的艺术也只限于纪元前五世纪至四世纪。

也许等新的社会制度完全巩固, 人与人间完全出现一种新关系, 思想完全改变, 真正享受到「乐生」的生活时候, 历史上会再出现一次新的更高级的精神平衡。

正因为希腊艺术所追求而实现的是健全的感官享受, 所以整个希腊精神所包含的是乐观主义, 所爱好的是健康,自然, 活泼, 安闲, 恬静, 清明, 典雅, 中庸, 条理, 秩序, 包括孔子所谓乐而不淫, 哀而不怨的一切属性。

后世追求古典精神最成功的艺术家如拉斐尔, 如莫札特。

所达到的也就是这些境界。

误解古典精神为古板, 严厉, 纯理智的人, 实际是中了宗教与礼教的毒, 中了禁欲主义与消极悲观的毒, 无形中使古典主义变为一种清教徒主义, 或是迂腐的学究气, 即所谓学院派。

真正的古典精神是富有朝气的、快乐的、天真的、活生生的, 像行云流水一般自由自在, 像清冽的空气一般新鲜; 学院派却是枯索的、僵硬的、矫揉造作、空洞无物、停滞不前、纯属形式主义的、死气沈沈...

...一首歌曲,女生唱的,里面有好多古代诗词作为歌词,一直

是不是童丽的《月满西楼》 词:李清照 曲:苏越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却上心头 邓丽君的《几多愁》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评价较好的中国古典诗词音乐有那些?

葬花吟,红豆曲,枉凝眉等和红楼梦相关的音乐都挺不错的渔舟唱晚,高山流水,梁祝,春江花月夜,沧海一声笑,秋风辞这些是筝,琴等等曲目,愿得一心人,水调歌头,几多愁,但愿人长久 黄鹤楼 月满西楼 滚滚长江东逝水 诉衷情 相看泪眼 忆江南 长相思,清平调 花非花(白居易)浪淘沙,胡笳十八拍(蔡文姬),满江红,木兰辞,我住长江头,阳关三叠,凤凰台上忆吹箫 ,关山月 ,红满枝 采桑曲,等等

把流行音乐的句子改成古诗

古诗词与流行音乐发表评论 山东省寿光市第二中学 张长德 [学员] 2008年7月23日 15:48:28--------------------------------------------------------------------------------浏览数:146 专家浏览:0 | 评论数:5 专家评论:0 | 推荐数:0 专家推荐:0--------------------------------------------------------------------------------古诗词一个“古”字仿佛离我们那么遥远。

今天来看古诗词离我们是很远了,但那种古诗词的韵味仍在我们生活中盘旋,给我们美的感受。

像金庸的词《破阵子》千里茫茫若梦,双眸粲粲如星。

塞上牛羊空许约,烛畔鬓云有旧盟,莽苍踏雪行。

赤手屠熊搏虎,金戈荡寇鏖兵。

草木残生颅铸铁,虫豸凝寒掌作冰,挥洒缚豪英。

很有一种古诗词的韵味,很有一种豪气。

有部分人仍在爱着古诗词,并进行了大量的创作。

古诗词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吗?古诗词与流行音乐看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对古诗词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了,流行音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男女老少都很容易的来上一段。

可以说没有音乐比没有阳光更可怕。

有这么一个人将古诗词与歌词创作揉和起来,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词。

他就是方文山。

方文山的词中会刻意的营造一种虚幻的意境 ,远古的战场、 消失的古文明、 阴森的传说, 都可以成为他笔下的意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 方文山把流行音乐从靡靡之音带回了古典与历史的音乐融合、怀旧和真挚的相融,给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一种很好的感觉。

古诗词在今天到底能为我们做些什么?我想主要是发现与探索,通过我们的思考,使古诗词融进音乐,走进其它领域都是可能的。

古典诗词与地域文化

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诗词以其独特的情感寄托、丰富的描写内容、奇妙的韵律节奏让多少文人倾心于它们的创作,让多少百姓醉心于它们的品读。

无数的价值寄托,无尽的情感宣泄凝结其中,直接表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文人精神。

流行歌曲似乎难登大雅之堂,更难于古典诗词相提并论,一个似乎是太俗,一个又是那样的高雅。

但作为大众文化的最常见的代表,我们之所以说它流行是因为它有着广泛的大众。

流行音乐作为青年亚文化的流行歌曲似乎难登大雅之堂更难于古典诗词相提并论,一个似乎是太俗,一个又是那样的高雅。

但作为大众文化的最常见的代表,我们之所以说它流行是因为它有着广泛的受众集中体现,展现了当代青年的独特的情感选择与对当前社会的感触。

流行歌曲是通俗的,但不一定是俗的。

因此不会有太多的人会主动地将唐诗宋词和流行歌曲联系在一起,会觉得那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一个好比高峰上的千年积雪,一个是汪洋中的滔滔江水,相隔着太遥远的距离。

但正如滔滔江水实则来源于千年积雪的消融,唐诗宋词与现代的流行歌曲,其实也有着一个根源与发展的不可抹灭的关系。

一、诗词与流行歌曲的本质趋同 如果把唐诗、宋词称为唐宋时的流行音乐也不为过,更何况词更多的时候是配乐演唱的。

说诗词与流行音乐的本质趋同是结合了一定的时代,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无论诗词还是流行歌曲都是一个时代文化的代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气质文化在诗词与流行歌曲中都有着明确的反映,而且是作为主流文化反映的。

古典诗词在那个时代与流行歌曲具有共同的一个特点:流行。

诗词流行音乐在抒情言志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均是抒情言志的良好的载体。

人是需要情感表达的,更需要情感表达的良好方式。

当一个人在诗词与流行音乐中读到自己相同的情感寄托,那瞬间的感动足以说明诗词、流行歌曲在情感表达方面对莫大作用。

诗词、流行歌曲的本质是趋同,只不过音乐文学(歌词)还没有古典诗词一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这并不是说它永远不可能取得这样的地位、只是这需要历史的积累与时间的积淀。

二、古典诗词对流行歌曲的影响。

1、唐诗宋词直接成为流行歌曲的表现主题和内容,给了流行歌曲另一方表现空间,一方面考较着流行歌曲创作人对文化的把握,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流行歌曲的表现功能,且提升了流行歌曲的层次。

流行歌曲展现千姿百态的生活,表达形形色色的情绪与心态。

而作为当时朝代的流行歌曲,唐诗宋词的功能与意义恰好在在这个地方。

尽管处于不同的时代,人们所经历的事物各有不同,由此洐生而出的情绪感受也会相去甚多,但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反应与情感,却并不受时代与地域的限制,因此,某些古人所经历的心理应变放在今日也同样可以适用,那么用以表现古人情感的诗词歌赋,同样也会是今人的心理映照。

中国的古代文学大都非常讲究,在遣词造句,行文起势,叙事抒情上,自有一定规格,往往是字字珠矶,千古传颂。

古诗词非常讲究韵律,大多音乐感极强,而从另一个角度上,结合到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往往是含蓄婉转,迂回曲折,动人不止,这些恰似当今诸多流行歌曲创作人所孜孜以求的一种境界,因此,许多音乐创作人,大胆地采用拿来主义,直接挑选经典的唐诗宋词,谱上曲,换一种角度来诠释千古佳句,这本身对他们也是一个挑战,对演唱人来讲亦是如此,因为听者会不自觉地拿曲作者的曲与演唱人的唱来与原诗相靠,看是否丝丝入扣,从而对创作者与演唱人的品质进行评判。

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最有名的,我觉得当属邓丽君。

邓本身是以唱台湾小调起家,本身已有不少民族文化气息的濡染,加上台湾一批执着于传统文化的音乐人,共同泡制出许多与原诗同样经典的作品。

邓曾经出版过一张名为曾将该片评为“十张最适合在夜晚用心聆听的专辑”。

这张专辑里最有名的两首,一个是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一个就是后来王菲翻唱的,那倒是对这首古典佳作的现代版诠释了。

2、唐诗宋词构成了现代流行歌曲创作的一个重要素材来源,并成为其创作的一种手段和表现方式。

文学创作素来讲究一个广征博引,引经据典,物为我用,从而提示其所表现主题的广泛性。

许多现代的流行词作人,更是喜欢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典故或内容,将其展开或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继面展现一段现代的故事情感。

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有两个人,一是台湾的琼瑶,她的很多歌词里都喜欢借用一些唐诗宋词中的名句,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庭院深深深几许”,“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等. 另一个是大陆的陈小奇,他是大陆歌坛岭南派创作人中的领头人物。

他有一个颇有吴市影响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毛宁)(廖百威)和(李进),单从歌名上来看,已经是和古诗词扯不断的关联了。

后来他又写了 ,(均为吴涤清演唱),还有一首是毛宁的,他是大陆词作家里古风最重的一个,喜欢将古诗词中的名句或典故经演绎与现代人的情感相结合而成歌词,由此而形成他独特的陈氏风格,也为中文流行歌...

欣赏古典音乐应该注意哪些

古典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从小欣赏一些古典音乐,可扩大孩子的音乐眼界,有助于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那么,怎样引导孩子欣赏古典音乐呢? 1.为欣赏古典音乐打下基础。

古典音乐比较深奥、难懂,所以平时更要注意丰富孩子这方面的知识。

成人可多给孩子讲一些古代的故事,看一些古代的图片,听一些古典乐器演奏的声音。

2.欣赏古典音乐,应该注意方式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想象力活跃,较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欣赏之前,成人可以把音乐作品的名称、主要内容简要地介绍给孩子。

将故事结合图片讲给孩子听,使孩子在听音乐的时候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能随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产生一定的联想。

3.在孩子欣赏古典音乐时,可以结合故事、诗歌等形式来帮助他理解。

如欣赏《十面埋伏》时,可以边放音乐边根据音乐情节进行讲解,让孩子体会到乐曲中的意境。

另外,可以反复给孩子欣赏一首古典乐曲,以加深印象。

4.让孩子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孩子在欣赏古典音乐时,常常出现各种面部表情或身体动作,这是孩子表现内心感受的一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加深感受。

另外,成人在选择音乐时应注意选择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结构简单、孩子能够理解的作品。

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让孩子进行欣赏,相信孩子一定能学会欣赏古典音乐。

以上可供参考。

学会倾听--如何欣赏古典音乐 因此我也主张你先集中听这中间一大段的音乐,它们虽是上两个世纪的精神产品,可是至今还远未过时,其中那些最深刻之作,人类的重要精神财富,今天仍然常听长新。

那么,听这一部分又应该注意抓什么重点呢? 许多爱好者自然而然地围着一座摩天主峰顶礼:贝多芬。

贝多芬继往开来,他一手接下海顿、莫扎特的古典传统,一手又开拓出浪漫派的新天地。

他的重要性再强调也不会过头,他的重要作品又是听之不尽,永远新鲜的。

我们最好尽量多听一些。

因为在以后的听赏中,无论是回顾他的前人,还是眺望其后来者时,你都需要联想贝多芬。

《英雄》《命运》《田园》这几部交响曲,你已经相当熟悉。

人们也差不多都是先通过这几部作品认识、也爱上了贝多芬。

有的人还很早便瞻仰了《合唱》那座殿堂。

然而它们都是需要反复倾听,而也决不会听够的。

我劝你听听常常被人放过的另外五部交响曲。

听它们,你既会从其中认出一个你已经熟悉,因而觉得亲切的贝多芬;又会惊喜地发现,原来他还有你所不知的性情!从“第一”“第二”中可以见到他的青年时代。

“第四”让我们触摸到一副温柔的心肠。

“第七”“第八”则是一个豪放不羁的人的玩笑,高歌狂舞。

等你把前八首交响乐都反复听出了意思,到那时再去听“第九”,也许就容易从那反思与总结性的音乐中听出更为博大深沉的境界了。

有两首序曲也不可不听:《爱格蒙特》与《莱奥诺拉第三》。

尤其后者,实际上是一部信息密度高、紧凑之极的小交响曲。

他那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我们连走马观花地听怕也没那么多时间,更不用说都听懂了。

尤其像那部要演奏近一小时的“作品106号”,许多人只好“高山仰止”了吧!然而,宁可少听一些别人的作品,也要细读这几部:《悲怆》《月光》《热情》《暴风雨》和《黎明》(“华尔斯坦”)。

贝多芬殿堂中最深邃也是最不容易进人的部分,是那些弦乐四重奏。

但倘要真想了解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他暮年的思想境界,我们又怎能在它面前止步?不妨先听一些比较好懂的,例如F大调(作品 59号之二)那一首,就是个易近入却又极耐咀嚼的。

当你已初步熟悉了贝多芬以后,可以顺乐史之流而下,去认识群星灿烂的浪漫派了。

但也不妨溯流而上,先去叩莫扎特之门。

一开始很可能会觉得他比贝多芬简单,平淡无奇,引不起多大兴趣。

其实正是这种貌似简单平淡,又无文学标题帮忙的音乐,要真知其中之味反而更难。

也说不定要等到听过大量音乐的多年以后,你才能识其天真自然之美。

而一旦有所发现、从此必然迷上它,反而觉得别人的作品总有矫揉造作的成份,不够味了。

假如听过的曲目中已包括了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重要作品,这便打下厂一个坚实的基础了。

从此出发去听标题音乐、民族乐派。

后浪漫派的作品,都不会太陌生。

因为他两人是总结又是新的开头,后来的人同他们是一脉相承的。

在这一传统的对比下,印象派会使你耳目一新。

在饱餐了浪漫派。

晚期浪漫派的肥甘之后,越过两个世纪的时空去听巴罗克音乐,虽然它是乐海的一个源头,但那种已化为历史的音乐语言、风格,是很好的清醒剂。

从反复对比中获得体验,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的倾听能力有所提高,似乎可以用比较自主的音乐思维去感受了。

具体的作品留待以后讨论“怎样听”的问题时再谈,这封信就算一个开场白。

科普兰强调得极是,千言万语也不能代替倾听音乐本身。

我所能做的无非是以自己倾听之一得,敦促、协助你去倾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