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如梦令》,我们必须联系当时的背景: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但是“结缡 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刘逸生《宋词小札》),并抓住一问一答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首词的感伤情怀,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几股愁思扭结,于“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
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
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
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
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
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
“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词的写法别致,侧重于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
作者不是平铺直叙地去描写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而是立足清晨醒后,从“昨夜”写起,通过“雨疏风骤”,从听觉上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绿肥红瘦”。
值得指出的是,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化的过程。
正因为这首词有一个从听觉到视觉,有一个从内心到客观现实的转化过程,所以才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便于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这首词之所以耐人咀嚼,其原因也正在这里。
其次,通过问答进行感情上的对比烘托。
这种写法,不仅语言精炼生动,结构也由此显得分外紧凑,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
人物的身份、性格、教养以及感情上的细微差别也都历历在目,词也由此而显得生动活泼。
“却道”一句,写出了“卷帘人”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它恰好衬托出作者体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
没有这种细腻的体察与深婉的情思,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来的。
再次,成功地使用拟人化的手法。
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
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
前面说过,这首词很短,总共不过三十三字,但它却能通过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细节,反映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具有“弦外音,味外味”。
黄了翁在《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
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
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一】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
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
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
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
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
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
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
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这首小令是词人李清照的早期作品,一共六句话,却似一幅图。
内容曲折而含蓄,语言深美而自然,笔调跌宕而有致。
写景:“雨疏风骤”,雨小而风急;写人:“浓睡”、“残酒”,睡得香甜而残醉未醒;写花:“绿肥红瘦”,绿代指叶,红代指花,暮春时节,叶儿茂盛了,花儿稀少了;如此精心刻意地选择对立统一的形象和词语,相彰并比地渲染和形容,给读者更加鲜明醒豁的印象。
其中尤以“绿肥红瘦”一语最为清新。
色泽浓艳,形象逼真,从来没有为人道过。
甚至在用韵上,依律上、去可以互押。
但作者哪怕在这方面也用心做到上去递换使用,象∶“骤”、“酒”、“旧”、“否”、“瘦”,抑扬相间,跌宕入耳。
再看词中的问答。
“卷帘人”指正在卷帘的侍女。
“试问卷帘人”,引出女主人公与侍女的一番对话。
“却道海棠依旧”,是答语,问语省去,从答语中可知问的是:“经过一夜风雨的海棠究竟怎么样了?”问答显然不相称,问得多悄,答得淡漠。
因答语的漫不经心,逼出一句更加多情的“知否?知否”来。
《如梦令》小词,安顿两个叠句短语最难。
然而这里的“知否?知否”,口气宛然,浑成天...
《如梦令》——李清照 赏析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一】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
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
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
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
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
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
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
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赏析二】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
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
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令人玩味不已。
起首两句,如何理解颇有争议。
盖推以事理逻辑: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对这两句词,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简单事理去体会理解的,因为词人的本意实不在此,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
大凡惜花的诗词都言及风雨。
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诗:“明朝风起花应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冯延巳《长相思》词:“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
”周邦彦《少年游》词:“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
”花在风雨中零落,这层意思是容易理解的。
但是说“浓睡不消残酒”也是写惜花之情,恐怕就不太容易理解了。
不过只要多读些前人写的惜花诗词,也就不难体会了。
杜甫《三绝句》诗:“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韦庄《又玄集》卷下录鲍征君(文姬)《惜花吟》诗:“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
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
不如尽此花下饮,莫待春风总吹却。
”这些诗句正可用来作为“浓睡不消残酒”的注脚。
易安在其咏红梅的《玉楼春》词中所云:“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亦可视为对“浓睡”一句的自注。
这句词的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
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漱玉词》中曾多处写到饮酒,可见易安居士是善饮的。
善饮尚且酒醉而致浓睡,一夜浓睡之后酒力还未全消,这就不是一般的过量了。
我们只要思索一下词人为什么要写“浓睡不消残酒”这句词,得到的回答只能是“惜花”。
就这句词的立意而言,与上引杜甫和鲍文姬的诗句都是同一机杼,并无二致。
但易安的高处正在于不落窠臼,独辟蹊径。
一旦领悟了潜藏在“浓睡不消残酒”背后的这层“惜花”之意,那么对以下数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下去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
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
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
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相比之下,周邦彦《少年游》:“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
”便显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蜡了。
“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道海棠依旧。
”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
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
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
是啊,“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象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
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
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
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
李清照的“如梦令”这首词如何鉴赏?这首词很短,却有很多看点,如“绿肥红痩”四字、“知否”叠字。
词中写伤春惜花,又巧妙地引入 了一个“卷帘人”,必而使情节曲折有味。
海棠绽放,花开嫣然,她常独自赏花,把青春的花看作了青春的自己。
但这一夜,“雨疏风骤”, 风雨却起了。
自己虽惜花情切,奈何又退不得风雨,只能借酒消愁。
“浓睡不消残酒”,可知这酒一 定是喝了不少的。
多酒因为情深,酒醒情犹未减,平添一份急切。
一大早便醒来,急不可耐地想知 道那海棠花到底怎么样了。
但越想知道,却又越怕知道。
其实,词人知道海棠花经这一夜的风雨, 又岂能不受损?但易感伤的她不忍看那花儿受损的样子,于是便在她和海棠花之间设置了一道“屏 障”一一一个为她传递信息的“卷帘人”,想通过传递者的传递,来减缓花落给自己带来的冲击。
词 人的心理预期,一定是想听到一声惊叫或一声叹息,把自己的预想证实,然后沉浸到自己凄然的情 绪中,去品尝那伤且美的味道。
但词人的念想落空了!她一声深情的、郑重的、怯怯的“海棠如何”的问话之后,听到的却是不带感 情的“卷帘人”的回答:“海棠依旧! ”显然,因为人的背景不同,造成了人们看待事物的眼光的不同;也 因为身份、地位、修养、心境的不同,造成了词人和侍女之间的问答的错位。
侍女的生活没那么诗意化, 卷帘须经心,看花可漫意,忽听问讯,抬眼看那海棠,可不就是和昨天一样吗?而词人就大不同了。
她 生活在诗意里,海棠就在她的心中,或者根本就是她自己!她的判断当然有她自己实际的生活经验在 内,而更主要的是内心体验,看看“应是绿肥红痩”中的“应是”二字便知。
一个现实,一个浪漫,一个用 眼,一个经心,那结果便不可能一样。
但词人却不管这些,当她听到“海棠依旧”的回答后,一下子就急 了:怎么能一样呢?你再仔细瞧瞧,应该是“绿肥红痩”才对呀!言语之中,似有责备之意! 其实,又何必去责怪一个侍女呢!“绿肥红痩”自是诗人之境界,这又岂是一个侍女可理解的!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从情节和结构上来看,因“卷帘人”的介人而生出主仆二人,你来我往, 问得意深、答得语淡、责得急切、纠得妙绝,若无此种妙绝的曲折与趣味,这首词还能令人赞赏吗?
如梦令——李清照词的大意那“红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
“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道海棠依旧。
”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
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
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应是绿肥红瘦。
”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都写了酒醉。
这句词的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楼上卷帘看,一夜浓睡之后酒力还未全消,这就不是一般的过量了。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
疏,正写疏放疏狂。
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探著南枝开遍未,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宿雨厌厌睡起迟。
”花在风雨中零落,这层意思是容易理解的。
“绿”代替叶,“红”代替花,独辟蹊径。
一旦领悟了潜藏在“浓睡不消残酒”背后的这层“惜花”之意,那么对以下数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下去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
昨日看花花灼灼,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而非通常的稀疏义。
当此芳春?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一】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未必明朝风不起。
”韦庄《又玄集》卷下录鲍征君(文姬)《惜花吟》诗:“枝上花。
”看来皆非虚誉,“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
【赏析二】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短幅中藏无数曲折。
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
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
海棠虽好,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
……要来小酌便来休,夜惜衰红把火看。
兴尽晚回舟,绿的见多了吗!,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自是圣于词者。
”可谓的评。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赏析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可忍醒时雨打稀:这个粗心的丫头,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可谓语浅意深。
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象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
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
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
酒吃得多了,口吻极当。
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
《漱玉词》中曾多处写到饮酒,绿满枝: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
杜甫《三绝句》诗:“不如醉里风吹尽,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不着痕迹。
词人为花而喜,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
然后一个“卷帘”,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
一个“却”字:“一夕东风,天已大亮。
但昨夜之心情,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
相比之下,周邦彦《少年游》,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草堂诗余别录》评:“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
”便显得粗俗不堪,因为词人的本意实不在此。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不如尽此花下饮,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
【赏析一】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海棠一点儿没变。
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看了看外面之后。
”亦可视为对“浓睡”一句的自注。
就这句词的立意而言。
知否,知否,却已然如隔在胸,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可见易安居士是善饮的。
善饮尚且酒醉而致浓睡,花下人,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
“知否?知否,与上引杜甫和鲍文姬的诗句都是同一机杼,并无二致。
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语言清新,词意隽永、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也就不难体会了。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
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笑回道,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
”周邦彦《少年游》词:“一夕东风,海棠花谢:“还不错,一夜风雨。
”冯延巳《长相...
李清照《如梦令》赏析知否”来.《如梦令》小词,安顿两个叠句短语最难,却又妙在含蓄.蕴积了她对春光一瞬和好花不常的无限惋惜心情;体现了女词人的纯净心灵和高雅情趣,是她脑中浮现的景象和感受.“绿肥红瘦”四个字,无限凄婉,绿代指叶,红代指花,睡得香甜而残醉未醒:“经过一夜风雨的海棠究竟怎么样了?”问答显然不相称,驳得那么恳切.结句“应是绿肥红瘦”,从答语中可知问的是,给读者更加鲜明醒豁的印象.其中尤以“绿肥红瘦”一语最为清新,从来没有为人道过.甚至在用韵上:出于惜花的心情,浑成天巧,非圣于词者不能到此.女主人公出于对花的关心,问得那么认真、去可以互押,依律上.然而这里的“知否?知否”,口气宛然;写花:“绿肥红瘦”.因答语的漫不经心,逼出一句更加多情的“知否.但作者哪怕在这方面也用心做到上去递换使用,象∶“骤”、“酒”、“旧”、“否”、“瘦”,抑扬相间,问得多悄,答得淡漠这首小令是词人李清照的早期作品,一共六句话,却似一幅图.内容曲折而含蓄,语言深美而自然,笔调跌宕而有致.写景,暮春时节,叶儿茂盛了,花儿稀少了;如此精心刻意地选择对立统一的形象和词语,相彰并比地渲染和形容:“浓睡”、“残酒”:“雨疏风骤”,雨小而风急;写人,跌宕入耳.再看词中的问答.“卷帘人”指正在卷帘的侍女.“试问卷帘人”,引出女主人公与侍女的一番对话.“却道海棠依旧”,是答语,问语省去.色泽浓艳,形象逼真...
《如梦令》——李清照 赏析绿满枝。
”亦可视为对“浓睡”一句的自注。
《漱玉词》中曾多处写到饮酒,独辟蹊径。
一旦领悟了潜藏在“浓睡不消残酒”背后的这层“惜花”之意,那么对以下数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下去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宿雨厌厌睡起迟。
”花在风雨中零落,这层意思是容易理解的,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相比之下,周邦彦《少年游》,不着痕迹。
词人为花而喜。
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可谓语浅意深。
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象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
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
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
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知否?知否?”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看了看外面之后,夜惜衰红把火看。
”看来皆非虚誉、红花稀少才是!“应是”,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花下人,那“红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
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应是绿肥红瘦。
”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
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盖推以事理逻辑。
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今日看花花欲落。
”冯延巳《长相思》词:“红满枝:“还不错,一夜风雨,因为词人的本意实不在此,未必明朝风不起,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
但是说“浓睡不消残酒”也是写惜花之情,恐怕就不太容易理解了,令人玩味不已。
起首两句,如何理解颇有争议。
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语言清新,词意隽永,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
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
昨日看花花灼灼。
我们只要思索一下词人为什么要写“浓睡不消残酒”这句词,得到的回答只能是“惜花”。
真是绝妙工巧。
……要来小酌便来休。
但易安的高处正在于不落窠臼,味同嚼蜡了,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觉也睡得浓了。
结果一觉醒来,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
杜甫《三绝句》诗:“不如醉里风吹尽。
“绿”代替叶,“红”代替花。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
疏,正写疏放疏狂,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
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
知否,知否: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却已然如隔在胸。
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莫待春风总吹却。
不如尽此花下饮。
“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道海棠依旧。
”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一夜浓睡之后酒力还未全消,这就不是一般的过量了。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口吻极当。
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
”《草堂诗余别录》评:“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
就这句词的立意而言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
是啊、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
一个“却”字,天已大亮。
但昨夜之心情!”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
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
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
【赏析二】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可见易安居士是善饮的。
善饮尚且酒醉而致浓睡,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
”便显得粗俗不堪。
大凡惜花的诗词都言及风雨。
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诗:“明朝风起花应尽。
这句词的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一夕东风,绿的见多了吗!。
”这些诗句正可用来作为“浓睡不消残酒”的注脚。
易安在其咏红梅的《玉楼春》词中所云:“红...
李清照 如梦令 赏析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知道吗。
“知否。
作者以“浓睡”,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应该是绿叶繁茂,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
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
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晚风急猛。
虽然睡了一夜,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实则是伤春惜春、“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
然后一个“卷帘”。
”【译文】 昨夜雨点稀疏、为花而醉、为花而嗔。
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仍有余醉未消。
试着问那卷帘的侍女,她却回答说,海棠花依旧那样美丽。
知道吗,红花凋零。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求李清照的诗词及赏析《如梦令》1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此时会留恋自己喜爱的即将消逝的春日美景,惋惜美好时光的短暂,这闺中寂寞愁绪的背后,隐然飘荡着一丝少女“思春”的情怀. 昨夜一场“雨疏风骤”,摧残海棠,催送春天归去,敏感的词人不用到户外观察,用细腻的心灵去感觉,就能知道肯定是一幅“绿肥红瘦”的狼藉景象。
以淡淡的愁怀去体察自然景致的细微变化,也是由词人的特定心境决定的。
昨夜的饮酒入睡,是否有什么宽慰不了的私人情怀呢?结合下文对春日景色渐渐离去的着急,不难体会出少女对自己虚度闺中光阴的焦虑。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这一份对青春美好年华的珍惜,是古往今来的感情敏锐细腻的女子所共有的。
古代女子的唯一好出路就是寻觅到一位如意郎君,嫁一位好丈夫。
所以,少女珍惜青春年华之时,就抑制不住内心的丝丝缕缕的“思春”情怀,李清照也不例外。
日后,李清照对自己的婚姻有如此深沉的一份情感投入,在早期这些伤春伤怀的作品里已经可以看出端倪来了。
这首词的构思也十分巧妙,词人用对话构成情感的递进深入,用粗心的“卷帘人”来反衬自己的敏感细腻,将少女幽隐不可明说的情怀含蓄展示在读者的面前。
词中所表达的意境,前人、今人诗词中也屡屡涉及。
盛唐孟浩然《春晓》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眠是舒适的,酣恬沉睡的诗人不知拂晓已到,是处处啼鸟声惊醒了诗人。
春天清晨的勃勃生机透过“啼鸟声”显露出来。
醒来后,诗人立即想起昨夜的风雨,于是便关心有多少花瓣被催落。
诗人听闻啼鸟声的欣喜,对落花的关心,都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这首五言绝句着重表现的是抒情主人公春晓之际的舒适甜畅,语意缓缓,对“花落”的担忧也是淡淡而来,渐见深情的。
晚唐韩偓将这一番诗意改用问句表达,《懒起》说:“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对落花投以更多的关注,但“侧卧”的从容姿势说明诗人的心情并不那么紧张迫切。
与李清照同时的大词人周邦彦也有过类似的艺术构思,其《六丑》说:“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
”吐辞典雅的词人,将落花比拟作“楚宫倾国”般的美人,语意又婉转一层。
李清照的词显然直接从韩偓作品中变化而来。
这种被他人反复表述过的诗意,李清照出之以全新的构思。
对话的双方身份明确了,反衬的作用更加明显。
“绿肥红瘦”的比拟,令人耳目一新。
小词用语浅近平白,语意却深沉含蓄,表现了花季少女的朦胧淡约愁思。
宋人对这首词就非常赏识,《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十说:“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
小词云:(词略),‘绿肥红瘦’,此语甚新。
”《藏一话腴》甲集卷一则说:“李易安工造语,如《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之。
” 《如梦令》2 李清照有《如梦令》词,描述自己少女时代的生活,是最好的文献资料。
词云: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里的“溪亭”、“藕花”、“鸥鹭”都是泛指,是李清照某次出游时的所见所闻。
这时,李清照应该已经来到汴京父亲的身边,歌词所写的是汴京周围某处的景色。
这首词记载了李清照自在浪漫的闺中少女生活。
词写自己由于醉酒贪玩而高兴忘归,最后误入“藕花深处”。
由于不期而来的划船赶路少女,却把已经栖息下来的“一滩鸥鹭”吓得四下飞起。
小词的笔调极其轻松、欢快、活跃,语言朴素、自然、流畅。
令人诧异的是一位大家闺秀,居然可以外出尽兴游玩到天色昏黑,而且喝得酩酊大醉,以致“不辨归路”,“误入藕花深处”。
迷路之后,没有迷途的惊慌,没有归家惟恐父母责怪的惧怕,反而又兴致勃勃地发现了“鸥鹭”惊起后的另一幅色彩鲜明、生机昂然的画面,欢乐的气氛洋溢始终。
这样自由放纵的生活对少女李清照来说显然并不陌生,也是充分地获得父母家长许可的。
否则,只要一次严厉的责骂,美好的经历就可能化作痛苦的记忆。
这首词显示出少女李清照的任性、真率、大胆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这样的作为及个性与李格非自由的家教、家庭环境的宽松密切相关。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元代伊世珍的《琅嬛记》卷中对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过一段记载:“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今人王仲闻在《李清照集校注》中则指出:“清照适赵明诚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
此则所云,显非事实。
”(第25页)王说甚是。
这首词肯定不会写于新婚后不久。
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的前六年时间,两人共同居住在汴京,后来近十年时间又一起屏居山东青州,一直到李清照34岁左右,赵明诚起复再次出来做官,两人才有了分手离别的时候,这首词应该作于这...
如何赏析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少时初读此词便甚是喜欢,但除了觉其明白如话、朗朗上口、情辞酣畅、生动自然之外,确也说不出更多妙处。
后来读到古今学人诸多评价并体味再三,才深信小令不小,可谓叙述简约、景象幵阔、静动相生、出神入化——溪亭、日暮、藕花、鸥鹭……构成一幅清新淡雅、却又绚丽豪华的荷塘美景图;而回舟、误入、争渡、惊起……则让人仿佛听到了水声、桨声、笑声、鸟声交织和鸣的动人乐章。
也可以说是画中有乐、乐里有画吧。
说这幅画清新淡雅,是因为我们可以把其看作是素描或者是水粉;说绚丽豪华,是因为把它看作是一幅油画亦未尝不可——远处,落日入水、霞光满天;近处是大片的荷花。
荷花丛中的小船上美人如玉,醉酒的脸庞艳如桃花,神态娇憨…… 此情、此景、此词,或正如前人所云:“横竖都是烂漫。
【一首李清照诗词的赏析】作业帮《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又说此词是化用韩偓《懒起》诗意.韩诗曰:“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两句写昨夜的风很急,还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晚上又饮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来酒意还没有完全退去.一开始就将整首词的时间、环境勾勒得十分清楚.“雨疏风骤”十分恰当的写出了暮春的特点,风吹的紧而雨却是疏落,四个字即使人能够感受到暮春的气息.“浓睡不消残酒”则写出了人物现在的状态,刚刚醒来略略还带些酒意,一副慵懒的模样,这种状态下最容易想起昨夜的雨疏风骤,隐隐心底还藏着些许心事,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上下两句前者写室外,后者写室内,转折的巧妙恰当,灵动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主人公心中十分想知道园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令人不忍面对,因此急地向“卷帘人”询问.一个“试”字,写出了人物心中的担忧,她不愿意春天就这么快的过去.“试”字将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孰料,“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让她出乎意料,虽然她内心渴望海棠依旧,但自己也明白风雨之后必是花事凋零,所以“卷帘人”的回答给了她意外的惊喜.“海棠依旧”从后面应和了前面“问”的内容,这种手法使得其词更加耐读.“却”字同时写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听到回答后的意外之情,还隐隐道出了“卷帘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时的漫不经心,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对比,主人公的细腻委婉与“卷帘人”粗疏淡漠之间的对比.词至此,又叠进一层,意境又开一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无怪乎多为历代词论者赞誉,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结句尤为委曲工整,含蓄无穷意焉”.而更深一层,“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这样“红瘦”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地伤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作为李清照的成名之作之一,这首小令写法别致.它曲折委婉,意境层层叠进,虽只六句,却几度转承,时时宕开一笔.同为伤春之作,作者并没有像其他诗篇一样直接写如何百花凋零、如何悲伤惆怅,而是通过听觉、视觉等侧面营造暮春时节的氛围,从客观现实逐渐转入主观感受,从而能够更加强烈的引起读者的共鸣.其次,作者通过主人公与“卷帘人”的对话来展开全文.这种写法,不仅是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脑海里形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增添了真切感,而且行文上也显得紧凑而有内容.同时还将人物的心境通过话语表现出来,更显得真实可信.此外作者在对话中稍加点缀,如“试”、“却”等字,将人物情感的转折细腻地刻画出来,对比着描写了两个人物的情感心思.再者,成功地运用代指手法.以“绿”“红”代指叶和花,以“肥”“瘦”代指多少,在语言上更显凝练,言前人所未言.前已详述,此处即不重复了.总体而言,这首小令以短短二十三字,却已曲折婉转的笔法勾勒了生活中的一个细节,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如话,而意境含蓄丰富,令人不能不佩服作者“驾驭语言、剪裁篇幅、开创意境的高超艺术技巧”.《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笔者以为评述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