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廷标琵琶行图 作者: 乾隆 船隐芦洲不见人,四弦风送到江滨。
主宾僮仆齐倾耳,写出寻声暗问神。
谒明太祖陵 作者: 乾隆 崛起何嫌本做僧,汉高同杰又多能。
每当巡省临华里,必致勤虔谒孝陵。
一代规模颇称树,百年礼乐未遑兴。
...木兰祠 作者: 乾隆 克敌垂成不受勋,凛然巾帼是将军。
一般过客留吟句,绝胜钱塘苏小坟。
竞渡 作者: 乾隆 此俗始荆楚,特以纪岁时, 初因吊忠悃,相沿竞水嬉。
夏五真夏五,风日薰且熙, 况当膏雨沾,应节聊拈题。
...御园耕种 作者: 乾隆 弄田播种近臣从,不比亲耕典秩宗。
布谷有声春已暮,看花无兴草全茸。
劳躬漫谓勤民亟,愁意多缘望雨浓。
...题四面云山亭子 作者: 乾隆 四柱构峰巅,松萝作扉闼。
诘曲频攀跻,造极心乃豁。
一览众山小,左挹云容活。
鹤唳与鹿呦,饶伊相问答。
紫光阁阅武举射 作者: 乾隆 抡材临别苑,射策对明廷。
养士百年久,干城九塞宁。
雕弓悬满月,羽箭迅流星。
为问赳桓辈,能通黄石经?宿方山 作者: 乾隆 行馆傍花宫,林峦益致静。
山游薄暮归,篝灯夜方永。
定钟近宵声,弗霜亦念警。
安禅付彼僧,我自娱清省。
梁武帝 作者: 乾隆 乘其危 窃其祚,萧衍道成视刘裕。
宫城围 吴兴拒,徒称马袁仍厚遇。
本失正 末奚数,定律兴乐曾何助。
...清凉山 作者: 乾隆 耸翠层峦接碧空,清凉襟袖拂天风。
石头城一西临望,千古兴亡慨叹中。
题和阗玉镂东坡夜游图 作者: 乾隆 不眠闲访友,月色正苍凉。
底用秉宵烛,耐堪步野塘。
承天寺将到,积水地何方。
设谓同心孰,依稀似姓张。
钱陈群故诗以志惜 作者: 乾隆 沈去钱存势已孤,陡观遗奏故人无。
江南忽尔失二老,天子原非友匹夫。
蒙邑应成蝶醒梦,香山那复鹿重扶。
...观承光殿玉瓮再作歌 作者: 乾隆 元史世祖至元间,初成渎山大玉海, 敕置广寒碧殿中,逮今五百有余载。
青绿间以黑白章,云涛水物相低昂, ...登舟 作者: 乾隆 御舟早候运河滨,陆路行余水路循。
一日之间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
麦苗夹岸穗将作,柳叶笼荫絮已频。
...再游龙井作 作者: 乾隆 清跸重听龙井泉,明将归辔启华旃。
问山得路宜晴后,汲水烹茶正雨前。
入目光景真迅尔,向人花木似依然。
...雪 作者: 乾隆 夜报塞天同起云,凌晨玉叶遂翩纷。
无林不作银花影,有嶂皆成冰绮纹。
酒店旗飘近方见,僧房钟响远犹闻。
...曲院风荷 作者: 乾隆 几个田田漾细风,乍看绿叶想花红。
昆明湖上浮轻舫,六月春光讶许同。
御午门受俘馘 作者: 乾隆 函首霍占来月竁,倾心素坦款天阊。
理官淑问宁须试,骠骑穷追实可臧。
西海永清武大定,午门三御典昭详。
...荷露烹茶 作者: 乾隆 秋荷叶上露珠流,柄柄倾来盎盎收。
白帝精灵青女气,惠山竹鼎越窑瓯。
学仙笑彼金盘妄,宜咏欣兹玉乳浮。
...遇闰 作者: 乾隆 遇闰深山秋益深,每因趁暖一幽寻。
松盘岭复苍中翠,叶落波心静里沉。
鹿度岩边看活画,禽鸣林际听仙音。
...喜鹊 作者: 乾隆 喜鹊声唶唶,俗云报喜鸣。
我属望雨候,厌听为呼晴。
菜花 作者: 乾隆 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
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
题宁远祖氏石坊 作者: 乾隆 燧谨寒更烽候朝,鸠工何暇尚逍遥。
若非华表留名姓,谁识元戎事两朝?海东青行 作者: 乾隆 鸷鸟种不一,海青称俊绝, 摩空健翮上层霄,千里下击才一瞥。
当其脱韝始纵时,风力未会迟飞掣, 群燕缘扑...游金山寺用苏轼韵兼效其体 作者: 乾隆 平生不戒游览兴,西浮于洛东观海, 轻舟风利过维扬,此间初识有江在。
巾流嵽嶫如补陀 八功德水澄无波, ...赐沈德潜 作者: 乾隆 水碧山明吴下春,三年契阔喜相亲。
玉皇案吏今烟客,天子门生更故人。
别后诗裁经细检.当前民瘼听频陈。
...中河 作者: 乾隆 驻辇近中河,朱栏俯绿波。
群歌漕运利,永赖圣漠多。
继述夫何有,遵循敢更过。
省方得知要,遑复论其他。
少林寺作 作者: 乾隆 少林干载寺,少室一房山。
禅悦偶重叩,秋岩此乍攀。
树姿纷绮绣,涧响静潺湲。
却见来时路,轘辕云外关。
淑清院 作者: 乾隆 石径度流泉,奇探小有天。
树垂冰作雨,砌暖玉生烟。
屈膝红墙绕,蜵娟紫阁连。
不如深翠处,精舍作幽偏。
显通寺恭依皇祖元韵 作者: 乾隆 窣堵入云重,高盘灵鹫峰。
无先梵网域,最古化人踪。
岚影交窗翠,松阴入座浓。
归舆凹外转,犹听隔林钟。
求乾隆王诗词歌赋和名句乾隆:缅怀哲悯皇贵妃诗已是别多时 能无一写悲 七旬忽我逮 百岁任他期幻景徒惊速 故人不慭遗 曾孙毕姻近 眠者可闻知皇子挽诗朱华山酹酒(祭酒)兆叶维熊意举男,髫龄书史即深耽。
坟前省识吾怀悼,地下应知汝抱惭。
觉后梦因原是幻,悲深痛定更难堪。
从今拟废苍舒诔,古佛无生叩宝龛。
浴佛日遇雨因题九龙喷水梵函传,疑似今思信有焉。
已看黍田沾沃若,更欣树璧庆居然。
人情静验成和豫,天意钦承倍惕乾。
额手但知丰是瑞,颙祈岁岁结为缘。
次年佛诞,永琮周岁,天不负乾隆所望,绵绵细雨竟夜而降,乾隆再赋诗一首:涟纤夜雨枕边传,天眷常承独厚焉。
饶有对时增惕若,那无抚节庆油然。
醉盘嘉祉微图箓,佛钵良因自竺乾。
悼念端慧太子诗一纾愤懑酹金卮,柳翣行将发引时。
此去想应兄待弟,都来何致母随儿。
试言邂逅谁能受,叠遇乖张命实奇。
不忍抚棺寄余恨,孩提莫道未全知。
悼念皇长子永璜灵施悠扬发引行,举循人似太无情。
早知今日吾丧汝,严训何须望汝成?三年未满失三男,况汝成了书史耽。
且说在人犹致叹,无端从已实可堪。
书斋近隔一溪横,长查芸窗占毕声。
痛绝春风廞马去,真成今日送儿行冬至后一日同二十四叔父五弟游西苑试射骏马紫藤鞭,宫城九陌连。
平池铺玉镜,晴雪晃金钱。
欢赏娱今日,追陪忆往年。
东瞻宸极近,霭霭暮祥烟。
轻风摇苑树,碧宇散晴光。
气复初阳暖,人迎化日长。
缘堤看冻柳,系马坐冰床。
到此同携手,临风乐倍常。
蕉园成古刹,乔木隐伽蓝。
贝叶飘花雨,香云护宝龛。
随缘游胜地,冺念礼瞿昙。
何用僧雏引,由来此路谙。
太液无劳渡,群欣步屟行。
龙宫隔岸耸,玉蝀跨波横。
不见潜鱼跃,空闻寒雀鸣。
平田丰泽北,指日试春耕。
燕角敦弓劲,轻杨翠羽修。
中时惊月落,发处迅星流。
更步三梁闸,因登百尺楼。
淑清迟胜约,聊待再来游。
迎熏亭子畔,山势郁崚嶒。
松柏开三径,冈陵列几层。
石龛穿洞入,云窦扪萝登。
蜡屐肩与胜,都输莲社朋。
题静憩轩非静不能憩,非憩何由静。
心与境相忘,一泓止水定。
小轩仅容膝,颇足适幽兴。
临窗俯碧池,波光入眼净。
炉有香可焚,床有几可凭。
即景裁短句,启复论声病?喜得大自在,而无俗虑竞。
安佚非素怀,聊以适吾性。
雨中归舟夕阳西下春云布,霏霏细雨迷蹊路。
中流双桨荡归舟,十里横烟暗村树。
岸柳冥蒙待暮鸦,寥天低黯催孤骛。
咫尺玻璃太液池,幻作寒江烟雨渡。
舟行御湖三月春水生,微风不动玻璃平。
楼台咫尺方壶耸,杨柳千条烟霭横。
兰舟容与荡双桨,飘飖浑似坐玉京。
绯桃绿李夹两岸,绾绮错绣春色并。
我思去夏泛太液,荷香十里疑蓬瀛。
即今光景正明媚,绿波摇漾鸥凫轻。
等是舟行别今昨,年华荏苒何须惊。
帝京杂咏玉蝀桥头望禁林,重重楼阁耸千寻。
两行烟柳春光媚,几顷澄波绿意深。
池水皆成瀍涧泽,宫墙常透市朝音。
大家真是同民乐,不异熏风解阜心。
乾隆皇帝一生写了多少首诗词中国的古代封建帝王,不论是某些清君、明君、圣君,还是那些昏君、庸君、色君、暴君,似乎都继承了一个传统的共性,那就是当他们坐在龙廷上、被人山呼万岁震耳欲聋的时候,似乎都有一种至尊至高、盖世无双、独一不二的感觉,而最能体现这种感觉的自然莫过于皇帝自己写诗了。
大清皇帝乾隆弘历自然也不会例外。
在中国林林总总的古代帝王当中,最能写诗而且写诗最多的帝王只有一个,那就是大清王朝的乾隆皇帝弘历了。
据载,乾隆皇帝在位63年,总计写下了43000余首诗,其诗词创作的总量已接近于整部《全唐诗》,不知要超过李白、杜甫等人的诗作数量多少倍了。
因此,大清皇帝乾隆弘历,也是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诗词产量最高的诗人了。
清朝自从进关以来,乾隆在众多皇帝之中也是较有成就的一个,论其历史地位仅次于他的爷爷康熙,因而史书上常把他们爷孙统治的那段时期称之为“康乾盛世”。
乾隆自幼饱受封建礼教文化熏陶,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几乎无一不擅长精通,真可谓学识渊博。
而且还特别崇拜他的爷爷康熙,坐上皇帝宝座后处处都以康熙以榜样。
而他更陶醉于自己的文笔才情,时常卖弄。
他借巡视之名到处游玩,所到之处总要题碑写匾或吟诗作对,地方官员自然要大大恭维一番,乾隆免不了从中要受蒙蔽,而这蒙蔽却也成了他大量诗词创作的一种动力。
乾隆会作诗?这是当然,而且不少关于乾隆皇帝诗歌创作的数量,《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有记载:“御制诗集,皆合古体。
近体以编年为次,初集自丙辰至丁卯,凡4150余首;二集自戊辰至己卯,凡8470余首;三集自庚辰至辛卯,凡11620余首;四集自壬辰至辛丑,凡9700余首;甲辰以后之诗,海内翘跂,未睹者不知其几”。
按照上诉统计数字,乾隆皇帝创作的诗歌一共33940首,这还是收集起来的诗歌,那些“海内翘跂未睹者不知其几”还没有计算在内,所以有人说乾隆创作的诗歌有5万多首,虽然不知道凭据何在,但应该不会离谱。
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共收录唐代诗人二千五百二十九人的诗作四万八千九百首,陈尚君先生对唐诗补遗,成《全唐诗补编》,至此,唐诗作品存世者正式已知诗达五万五千七百三十首,句计三千零六十条;所涉唐代诗人三千七八百位。
所以有人说,乾隆一人诗作抵得上全唐诗,是有道理的:一方面是因为历尽战火,很多唐诗没有流传下来;另一方面乾隆生活在承平之世,读书广博,创作勤快,寿数也长,所以诗歌数量就很可观。
不过乾隆的诗作也并非由自己一人完成,其中有不少是手下的御用文人“帮衬”的,比如其中一些诗歌,就是沈德潜帮助其“完成”的。
沈德潜告老还乡,在编辑自己诗集的时候,一不小心竟然把帮乾隆捉刀的诗文,编进了自己的《咸录焉》中。
最后因犯事被抄家,沈德潜被发现把“御诗”当成自己的作品!盛怒之下,乾隆下令把沈德潜从棺材中挖出,然后下令戮尸扬骨。
有人撰文说(《精品》见3月30日《杂文报》),“乾隆帝一生写下一万余首诗,有多少流传下来呢?”首先,是数字有误,乾隆创作诗歌的数量远远超过万首,而他的诗集还真流传下来了:他的诗集《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就收藏在四库全书中,手抄本被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善本室收藏,当然,因为艺术质量欠佳,没有被读者传诵,那是另一个问题了。
乾隆皇帝诗词金山竹影“金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飞”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远至”湖北三千里。
近“到”江南十六州。
美景一时观不“透,”天缘有“份”“画中”游。
不知你所说的是否属实,不过总体来时,你提供的原诗确实要比流传的诗更好一些,在炼字上显然高出一筹,和总体意境也更加契合。
个人很倾向于相信你的话。
乾隆最有名的诗词是什么?乾隆一生所作的诗大概四万多首,现在也一直还在为三万九千多首还是四万两千多首争论不休,现今存世的有34160首。
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介绍,乾隆御制诗其实共有四集,初集凡4150余首,二集凡8490首,三集凡11620首,四集凡9900首,四集总数为34160余首。
这是被收入集子的,他还有一些诗没被收入其御制诗集。
而在其他的一些地方则认为乾隆的御制诗集共5集,434卷,收诗41800首,所以迄今也无法断定。
来因瞻岱宗,岱庙谒诚恭。
封禅事无我,阜安祈为农。
代天敷物育,福国锡时雍。
九叩申虔谢,八旬实罕逢。
《七律·赐大学士张廷玉》 清·乾隆 喉舌专司历有年,两朝望重志愈坚, 魏公令德光闾里,山甫柔嘉耀简编。
调鼎念常周庶务,劳谦事每效前贤。
古今政绩如悬鉴,时为苍生咨惠鲜。
《获鹿再咏》 清·乾隆 秋鹿合群正此时,乘闲偶尔试虞为。
铁丸穿过牝先倒,药气存伤牡逸弛。
不谓目精尚犹故,分颁众喜有如斯。
苗凶一发歼其两,吉兆捷音希即披。
一字诗一船一浆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读项羽纪 鹿走荒郊壮士追,蛙声紫色总男儿。
拔山扛鼎兴何暴,齿剑辞骓志不移。
天下不闻歌楚些,帐中唯见叹虞兮。
故乡三户终何在?千载乌江不洗悲。
题吴梅村集 梅村一卷足风流,往复披寻未肯休。
秋水精神香雪句,西昆幽恩杜陵愁。
裁成蜀锦应惭丽,细比春蚕好更抽。
寒夜短檠相对处,几多诗兴为君收。
读《贞观政要》懿德嘉言在简编,忧勤想见廿三年。
烛情已自同悬镜,从谏端知胜转圜。
房杜有容能让直,魏王无事不绳愆。
高山景仰心何限,宇字香生翰墨筵。
冬至斋居偶阅旧稿志怀 静听迢迢宫漏长,斋居暂屏万机忙。
那无诗句娱清景,恰有梅梢送冷香。
案积陈编闲检点,志期旧学重商量。
灰飞子夜调元律,又喜天心复一阳。
仇英碧梧翠竹图 石泉窈以清,梧竹复修翠。
诛茅为小楹,延得青山致。
幽人兀然坐,开卷默而识。
仿佛沂水风,吾与点也意。
紫光阁阅武举射抡材临别苑,射策对明廷。
养士百年久,干城九塞宁。
雕弓悬满月,羽箭迅流星。
为问赳桓辈,能通黄石经?夏珪秋江风雨图 雨丝风片远连天,一棹渔舟万顷烟,无事买鱼沽酒客,却绕书画米家船。
河南巡抚雅尔图奏进谷穗盈尺 民天伊古重,宵旰为祈年。
豫省灾伤后,西成企望虔。
喜看盈尺穗,俨历有秋田。
稍解吾民愠,披薰一畅然。
赐大学士张廷玉 喉舌专司历有年,两朝望重志愈坚,魏公令德光闾里,山甫柔嘉耀简编。
调鼎念常周庶务,劳谦事每效前贤。
古今政绩如悬鉴,时为苍生咨惠鲜。
题静憩轩非静不能憩,非憩何由静。
心与境相忘,一泓止水定。
小轩仅容膝,颇足适幽兴。
临窗俯碧池,波光入眼净。
炉有香可焚,床有几可凭。
即景裁短句,启复论声病?喜得大自在,而无俗虑竞。
安佚非素怀,聊以适吾性。
雨中归舟夕阳西下春云布,霏霏细雨迷蹊路。
中流双桨荡归舟,十里横烟暗村树。
岸柳冥蒙待暮鸦,寥天低黯催孤骛。
咫尺玻璃太液池,幻作寒江烟雨渡。
舟行御湖三月春水生,微风不动玻璃平。
楼台咫尺方壶耸,杨柳千条烟霭横。
兰舟容与荡双桨,飘飖浑似坐玉京。
绯桃绿李夹两岸,绾绮错绣春色并。
我思去夏泛太液,荷香十里疑蓬瀛。
即今光景正明媚,绿波摇漾鸥凫轻。
等是舟行别今昨,年华荏苒何须惊。
帝京杂咏玉蝀桥头望禁林,重重楼阁耸千寻。
两行烟柳春光媚,几顷澄波绿意深。
池水皆成瀍涧泽,宫墙常透市朝音。
大家真是同民乐,不异熏风解阜心。
乾隆皇帝的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辋川二十泳.文杏馆》 王 维 文杏栽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当作人间雨。
瑞鹧鸪·双银杏 李清照 风韵雍容未甚都, 尊前甘桔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 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叫并蒂连枝摘, 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 要吟风味两家新。
史朴 河北省遵化县掸林寺,是遵化县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寺院周围矗立着十三株蔽天遮日的古银杏,其中一株树心已腐朽,又在洞腹中生出一株粗大的银杏,母子合一共擎苍天,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
寺庙碑文曾记载:“先有禅林后有边(边,指长城),银杏还在禅林前”。
这足以证明这十三株银杏历尽苍桑已两千多年。
清代遵化州进士史朴到禅林寺巡视时亦留下赞颂诗句: 五峰高峙瑞去深 秦寺云昌历宋金 代出名僧存梵塔 名殊常寺号禅林 岩称虎啸驯何迹 石出鸡鸣叩有音 古柏高枝银杏实 几千年物到而今 遐迩闻名的四川省灌县青城山天师洞轩辕旁的古银杏,据传为东汉道人张道陵手植,仰首目测,高达数十米;拉手合抱,足有五围。
树姿雄奇,枝叶婆娑。
树旁有一古碑,上面刻着: 状如虬怒 势如蠖曲 姿如凤舞 气如龙蟠 垂乳欲滴 状若玉笋 苍翠四荫 雅若图卷 《银杏王》 乾隆 古柯不计数人围 叶茂枝孙绿荫肥 世外沧桑阅如幻 开山大定记依稀 七言律诗 吴 宽 错落朱提数百枚 洞庭秋色满盘堆 霜余乱摘连柑子 雪里同煨有芋魁 不用盛囊书后写 料非钻核意无猜 却愁佳惠终难继 乞与山中几树栽 《咏银杏》 张无尽(北宋) 鸭脚半熟色犹青, 纱囊驰寄江陵城。
城中朱门韩林宅, 清风明月吹帘笙。
玉纤雪腕白相照, 烂银破壳玻璃明。
《答友人》 梅尧臣(宋) 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 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
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
吾乡宣城郡,多此以为豪。
种树三十年,结籽防凶猱。
剥核手无肤,持置宫省曹。
今喜生都下,荐酒压葡萄。
初闻帝苑夸,又复王第褒。
累累谁采掇,玉碗上金鏊。
打 银 杏 骆崇泉 屋前有棵银杏树,屋后有棵翠竹林, 屋后采来一枝竹,屋前树上打银杏。
手中翠竹轻轻摇,银杏树下遍地金。
屋前有棵摇钱树,屋后有片聚宝林, 屋后编成大竹框,屋前树下装笑声。
手中竹筐沉甸甸,银杏树下喜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