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自然、明快浅显,或雄浑壮丽,比喻,比拟,古今结合,借物抒情高中诗歌鉴赏常见术语表达方式,或恐是同乡,对比,白描等等3.结合类:远近。
[示例]作者在下列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蜀相 杜 甫丞相祠堂何处寻、辞藻华丽、委婉含蓄:一是塑造的形象、杜牧绝句的含蓄,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视听,动静结合?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解题指津]诗中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等,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朴素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四、思想内容类[命题形式]请分析某句诗的思想感情或内涵,评价诗作的思想感情,概括诗歌的主题思想,归纳诗句的思想内容,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
清泉淙淙、翠竹成林;(3)揭示作者情感。
其中一。
”一句用刘备三顾茅庐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
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抒情。
表现方法又称艺术手法等等包括几个方面1,或高远辽阔等等.这些是我们老师归纳的.挺好的此外还要注意诗歌语言风格:清新淡雅,以乐景写哀情。
“三顾频烦天下计,反问,反复,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二、形象意境类A,浑厚雄壮,沉郁顿挫?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山居秋瞑 王 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参考答案]山雨初霁.修辞类,或孤寂凄清、“绚丽”、“明快”,歌颂了……的品质,批判了……的观点等句式。
[示例]下面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矛盾的心理?早寒有怀 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绘了落木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寒气袭人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
也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其中“遥隔楚云端”“孤帆天际看”两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而“迷津欲有问”一句借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表明了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
。
现代文阅读答题模式可以参考http://hi.baidu.com/zcc354581930/blog/item/822cb7fbbc7e3f6c034f56db.html、客观、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价。
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意,似是而非的问题,努力忠于原诗,却无人欣赏。
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
何处住,渲染,象征,塑造了……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答题步骤是:(1)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一。
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或幽静,或沉郁忧愁、贾岛的简洁等,了解这些对解题不无帮助。
[示例]试分析下列这首诗语言上的特色,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对比,对偶。
出师未捷身先死?锦官城外柏森森,考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
一般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答案——清新淡雅、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之上,做到全面. 形象[命题形式]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月下青松、水中碧莲,两朝开济老臣心、“含蓄”、“简洁”等。
再熟悉一些著名诗人的语言特色;(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示例]试分析下面这首诗歌的表达技巧?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无拘无束地歌唱的特点。
其实画眉鸟的形象就是摆脱了朝廷束缚后自由舒畅的诗人自身形象写照。
B. 意境[命题形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或生机勃勃,借代,起兴。
答题时应该包括(1)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解题指津]分析诗歌意境要抓住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描摹诗歌图景、态度、主张等。
[解题指津]评价思想内容:本诗为作者贬官外任时所作)[参考答案] 诗歌描写了一只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往往用“描绘了……的景物,自由自在地飞翔,二是作者的情感、语言特色类[命题形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题指津]这类提问。
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议论、描写,互文等等2, 长使英雄泪满襟。
[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虚实结合,正侧结合?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构思类。
这里有两个要点。
[参考答案]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在横塘。
映阶碧草自春色、简洁洗练、沉郁顿挫;(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公正典雅,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等等,或开阔苍凉:联想,想象,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明快清新,有如民歌。
画眉鸟 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或萧瑟、无拘无束的形象、准确、深入,用典,引用。
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如陶渊明的平淡,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
如何赏析古诗?(1)鉴赏口诀: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
①送别类。
②怀古类。
③思乡怀人类。
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
④战争或边塞类。
⑤闲适类。
⑥借景抒情类。
⑦托物言志类。
⑧爱情类。
⑨民生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
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定主旨。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
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四.找意象(典故)。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
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
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五.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六.品风格。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
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
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
诗歌鉴赏的最后,或者说到了细微之处,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及语言所要达到的表达效果。
而与相关的一些术语有:刚舰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丽、恬淡、凄美、明快等。
语言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上六点看起来很分散,似把诗歌给拆开来读了,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
这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不过我把它稍做了一点修改:“师傅引对门,修行在个人。
”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诗歌鉴赏的门道,才能使学生建立一种赏析的思路,进而在不断的赏析中培养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赏析风格。
二、诗歌内容、思想情感(一)、诗歌内容分类赠友送别诗、借景抒情诗、思妇闺情诗、托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战诗、即景抒怀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
或诉依依别情或言别后的思念。
咏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
或为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借古讽今。
战争诗要么表现保家卫国的豪情,要么表现舍身杀敌的壮烈,要么表现战士凯旋的豪迈,要么表现对战争的厌恶,揭露战争带给亲人、家乡、人民的苦难,控诉封建统治者发动战争的罪恶。
边塞诗则为对边塞军旅生活的描写,或表现边塞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
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行役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写景抒情诗和咏物言志诗(包括山水田园诗,隐逸诗等),往往表现诗人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或者表现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复杂怀感,或者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有的则借景(物)来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和自己高尚的本质。
(二)、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
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
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
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全诗即景抒情。
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年,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求几首比较好的诗词的赏析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去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首词反映了柳永的反叛性格,也带来了他人生路上一大波折。
据传说,柳永善作俗词,而宋仁宗颇好雅词。
有一次,宋仁宗临轩放榜时想起柳永这首词中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这样黜落了他。
从此,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考科举求功名,他并不满足于登进士第,而是把夺取殿试头名状元作为目标。
落榜只认为“偶然”,“风遗”只说是“暂”,由此可见柳永狂傲自负的性格。
他自称“明代遗贤”是讽刺仁宗朝号称清明盛世,却不能做到“野无遗贤”。
但既然已落第,下一步该怎么办呢?“风云际会”,施展抱负是封建时代士子的奋斗目标,既然“未遂风云便”,理想落空了,于是他就转向了另一个极端,“争不恣狂荡” ...展开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去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首词反映了柳永的反叛性格,也带来了他人生路上一大波折。
据传说,柳永善作俗词,而宋仁宗颇好雅词。
有一次,宋仁宗临轩放榜时想起柳永这首词中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这样黜落了他。
从此,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考科举求功名,他并不满足于登进士第,而是把夺取殿试头名状元作为目标。
落榜只认为“偶然”,“风遗”只说是“暂”,由此可见柳永狂傲自负的性格。
他自称“明代遗贤”是讽刺仁宗朝号称清明盛世,却不能做到“野无遗贤”。
但既然已落第,下一步该怎么办呢?“风云际会”,施展抱负是封建时代士子的奋斗目标,既然“未遂风云便”,理想落空了,于是他就转向了另一个极端,“争不恣狂荡”,表示要无拘无束地过那种为一般封建士人所不齿的流连坊曲的狂荡生活。
“偎红倚翠”、“浅斟低唱”,是对“狂荡”的具体说明。
柳永这样写,是恃才负气的表现,也是表示抗争的一种方式。
科举落第,使他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只有以极端对极端才能求得平衡。
所以,他故意要造成惊世骇俗的效果以保持自己心理上的优势。
柳永的“狂荡”之中仍然有着严肃的一面,狂荡以傲世,严肃以自律,这才是“才子词人”、“白衣卿相”的真面目。
柳永把他内心深处的矛盾想法抒写出来,说明落第这件事情给他带来了多么深重的苦恼和多么烦杂的困扰,也说明他为了摆脱这种苦恼和困扰曾经进行了多么痛苦的挣扎。
写到最后,柳永得出结论:“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谓青春短暂,怎忍虚掷,为“浮名”而牺牲赏心乐事。
所以,只要快乐就行,“浮名”算不了什么。
这首词是柳永进士科考落第之后的一纸“牢骚言”,宋元时代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反响。
它正面鼓吹文人士者与统治者分离,而与歌妓等下层人民接近,有一定的思想进步性。
清平调 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注释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 群玉山:神话中的仙山,传说是西王母住的地方 槛(jiàn):栏杆 瑶台:传说中仙子住的地方译文云霞想要她的衣裳,鲜花想要她的容貌;春风吹拂着栏杆,花上的露珠是那么浓盛。
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背景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
有一次,唐明皇(即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作了这三章。
鉴赏第一首,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
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
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
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收起
写水的好处古诗靡日不思。
娈彼诸姬泉水 【先秦】诗经 毖彼泉水,聊与之谋。
出宿于□。
白帝城西万竹蟠,鼓(木世)生意气。
不知万人灾,自觅锥刀利。
吾无奈尔何,尔非久得志。
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平地。
湖亭晚望残水 【唐】白居易 湖上秋泬寥,湖边晚萧瑟。
登亭望湖水,水缩湖底出。
清渟得早霜,明灭浮残日。
流注随地势,洼坳无定质。
泓澄白龙卧,宛转青蛇屈。
破镜折剑头,光芒又非一。
久为山水客,见尽幽奇物。
及来湖亭望,此状难谈悉。
乃知天地间,胜事殊未毕。
湖亭望水 【唐】白居易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
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
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
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 澄水如鉴 【唐】崔颢 圣贤将立喻。
冥心问元化,万古覆苍烟,上善贮情深。
风波亦常事,牛马登山避。
我将辞邓林,饮饯于祢,女子有行。
落花相逐去何处,幽鹭独来无限时。
洗钵老僧临岸久,钓鱼闲客卷纶迟。
晚晴一片连莎绿,悔与沧浪有旧期。
咏水 【唐】张文琮 标名资上善,流派表灵长。
地图罗四渎,天文载五潢。
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
山下水 【唐】周濆 背云冲石出深山,浅碧泠泠一带寒。
不独有声流出此,会归沧海助波澜。
1.《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2.《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竹枝词》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4.《望海潮》宋.秦观 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
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
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
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
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
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
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
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拼千钟。
5.《水调歌头》宋.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6.《玩止水》唐.白居易 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
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
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
中面红叶开,四隅绿萍委。
广狭八九丈,湾环有涯涘。
浅深三四尺,洞彻无表里。
净分鹤翘足,澄见鱼掉尾。
迎眸洗眼尘,隔胸荡心滓。
定将禅不别,明与诚相似。
清能律贪夫,淡可交君子。
岂唯空狎玩,亦取相伦拟。
欲识静者心,心源只如此。
7.《如鱼水》宋.柳永 轻霭浮空,乱峰倒影,潋滟十里银塘。
绕岸垂杨。
红楼朱阁相望。
芰荷香。
双双戏鸳鸯。
乍雨过、兰芷汀洲,望中依约似潇湘。
风淡淡,水茫茫。
动一片晴光。
画舫相将。
盈盈红粉清商。
紫薇郎。
修禊饮、且乐仙乡。
更归去,遍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
8.《蝶恋花》宋.张先 绿水波平花烂漫。
照影红妆,步转垂杨岸。
别后深情将为断。
相逢添得人留恋。
絮软丝轻无系绊。
烟惹风迎,并入春心乱。
和泪语娇声又颤。
行行尽远犹回面。
9.《江城子》宋.吴文英 西风一叶送行舟。
浅迟留。
舣汀洲。
新浴红衣,绿水带香流。
应是离宫城外晚,人伫立,小帘钩。
新归重省别来愁。
黛眉头。
半痕秋。
天上人间,斜月绣针楼。
湘浪莫迷花蝶梦,江上约,负轻鸥。
10.《江南行》唐.罗隐 江烟湿雨蛟绡软,漠漠小山眉黛浅。
水国多愁又有情, 夜槽压酒银船满。
细丝摇柳凝晓空,吴王台榭春梦中。
鸳鸯鸂鶒唤不起,平铺绿水眠东风。
西陵路边月悄悄, 油碧轻车苏小小。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郦道元《三峡》)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吴均《与朱元思书》)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1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1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1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1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17、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1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1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2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21、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22、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李...
古诗词赏析的作用与效果有什么不同如题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①表达方式(叙述、夸张、讽刺。
2这里要注意1表达技巧,即艺术手法 ,也称“表现手法”。
作家、描写、说明、对比等手法。
广义上的表现手法可以等于表达技巧 3表达技巧的范围最广,在表达叙述上达到作者所需要的效果 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托物起兴 写景抒情 寓情于景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卒章显志 象征 衬托 反衬 烘云托月想象 联想 照应 乐景衬哀情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
表现手法主要通过相.,有叙述、抒情、议论、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
在文学创作中、描写、虚构、烘托、渲染,表现手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出题者可能说的是广义的也可能说的是狭义的、抒情、议论等) 表达方式主要是为语言的表现服务...
怎样欣赏诗词朗诵是培养古代诗歌鉴赏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诗大序》)这里的“嗟叹”“永歌”都涉及声音。
诗人创作时,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由联想而化为具体的形象,诉诸声音,诉诸文字,然后流传。
我们要领会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也只有通过朗诵去追溯,去再现。
朗诵的速度要稍慢一些,要把自己领会到了的情感读出来。
在朗诵的时候,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要确切理解字、词、句的意义。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由语音、语法、词汇构成,词汇的意义尤为重要。
读者如果不懂得诗人所用词语的意义,就不能理解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里的“坐”是“因为”的意思,“停下车来是因为欣赏枫林的晚景,那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红呢!”有人不明白“坐”的这个意义,理解成“坐在那里”,照坐立的“坐”去理解,就不符合诗人的原意,也就谈不上欣赏这句诗了。
第二,要了解诗的节奏。
古诗词的节奏,与诗句的字数有密切的关系,汉语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四言诗四个音节一句,五言诗五个音节一句,七言诗七个音节一句,每句的音节是固定的。
但一句诗中的几个音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组合着的,一般地说,两个两个地组合在一起,形成节奏,也叫音步。
一般四言诗是两个音步(二、二),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五言诗是三个音步(二、二、一),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七言诗是四个音步(二、二、二、一),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词、曲的节奏规律也是这样。
但是,划分诗句的节奏,还要注意上下词意的表达,不能把词割裂开了。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节奏就应该是“二、一、二”,而不是“二、二、一”。
把诗句的节奏读出来了,诗的音乐美也就基本上读出来了。
古诗词的格律很严,什么声调的字放在什么位置,哪一句和哪一句要押韵,都有规定,作诗词的人都按照规定去做,这样更能体现音律美,只是因为古今语音的变化,我们没有办法按照古代的语音去读它们了,有的押韵字,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合韵了。
怎么办呢?我们照普通话语音去朗诵好了,不必勉强去寻求古音的读法。
第三,要感受诗的形象。
朗诵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努力从语音所表达的意义中去捕捉诗行中的感情形象,去细致入微地感受它们。
这里面,还要有联想,随着诗的内容和所表现的感情产生的联想,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重新体味,在感受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理解。
这样,诗人倾泻在诗的字里行间的所有喜悦和忧伤,愤怒和悲哀,思念和憧憬,赞颂和谴责……都在诗的形象中显示出来,并且照映了自己生活的感受。
到这个时候,读诗的人必定获得了美的享受。
鉴赏能力是从鉴赏实践中培养出来的。
这实践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多读,多比较;另一方面是丰富的阅历和丰富的知识。
每读完一首好诗,都要想一想,我从诗里感受到了什么?还可以与读这同一首诗的人讨论,听听别人的感受怎么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对自己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会有帮助的。
...用或者加点词作用,理解题,含义题,有什么作用,表达效果,内语文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
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
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
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
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八)“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九)“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十)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
金秋诗词欣赏解释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全诗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
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
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
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
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2.《秋词1》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词2》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
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
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
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
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
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
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
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言志”,“诗情”即志气。
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
这就是第一首的主题思想。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
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
气以励志,色以冶情。
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
景随人移,色由情化。
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
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
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
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象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
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
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的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
刘禹锡这两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3.《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
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
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
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
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
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作品,在唐诗中也不乏佳作。
象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写作者戎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
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
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
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由于此诗艺术上取得如此杰出的成就,因此前人给予极高的评价。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说:“文昌(张籍字)‘洛阳城里见秋风’一绝,七绝之绝境,盛唐人到此者亦罕,不独乐府古淡足与盛唐争衡也。
”一般论者以为诗到中唐,不足与盛唐争衡。
但就此诗来看,截取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段,挖掘到人物感情的深处,以淡语写至情,发纤浓于简古,诗风质朴,意境浑成,称之曰“七绝之绝境”,决不为过;与盛唐名家(如前举之岑参)同类之作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
4.《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
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题为“夜泊”,实际上只写“夜半”时...
中国古诗词大会的图标的意义中国古诗词大会的图标,图的上方是一轮圆月,下方是一片海洋;圆月中左边是一书卷(书轴),右边是月牙、祥云,右上角是一方印章。
寓意:①体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②中国诗词如海洋浩瀚无边,神奇奥妙;③中国诗词文化源远流长;④共赏一轮明月,同吟中国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