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商为人

   很多媒体访问我,都会问及如何可以做一个成功的商人,其实我很害怕被人这样定位。我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是一个商人。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士农工商”社会等级的概念深深扎根在中国人传统思想里。几千年来,从政治家到学者,在评价“商”的时候,几乎都带着贬义。他们负面看待商人的经济推动力,“无商不奸”,商人只是“熙熙攘攘,为利而来,为利而往”的唯利主义者。

   当然,在商人的行列里,也有满脑袋只知道赚钱,不惜在道德上有所亏欠,干出恶劣行为的人。他们伤害到企业本身及整个行业的形象,也有一些企业钻营于道德标准和法律尺度中的灰色地带。

   今天商业社会的进步,不仅要靠个人勇气、勤奋和坚持,更重要的是建立社群所需要的诚实、慷慨,从而创造出一个更公平、更公正的社会。

  范蠡为什么会消极抗拒?

   从小我就很喜欢听故事,从别人的生活中得到启发。当然,不单是名人或历史人物,四周的各人、各事,言行举止,都是如此。

   范蠡一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说尽了当时社会制度的缺憾,大家都忘不了他这句话。

   范蠡助勾践复国后,又看透时局,离越赴齐,变名更姓为夷子皮。他与儿子们耕作于海边,由于经营有方,没有多久,产业竟然达数十万钱。

   齐国的人,见范蠡贤明,欲委以大任。范蠡却相信久受尊名,终不是什么好事,他散其家财,分给亲友乡邻,然后怀带少数财物,离开齐到了陶,再次变易姓名,自称为陶朱公。

   他继续从商,每日买贱卖贵,没过多久,又积聚资财巨万,成了富翁。

   范蠡老死于陶。一生三次迁徙,皆有英名。

  富兰克林,印刷工人

   说完我国著名历史人物范蠡,我想谈一个美国的伟人。

   富兰克林,1706年生于波士顿,家境清贫,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一直努力弥补这一遗憾,完全是靠自学获得了广泛的知识。他12岁当印刷学徒,1730年接办宾州公报,他创作的《可怜李察的日记》一纸风行,成为当时除《圣经》外最畅销的书,他为政府印刷纸币,实业上获得了很大成功。

   做好事、做好人是驱动富兰克林终生的核心思想,他极希望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均有益于社会,有用于社会,身体力行为后人谋取幸福。

   勤奋为他带来财富,俭朴让他保存产业。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范蠡和富兰克林,两个不同的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放在一起说好像互不相干,然而,他们的故事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范蠡改变自己迁就社会,而富兰克林推动社会的变迁。

   他们在人生某个阶段都扮演过相同的角色,但他们设定的人生坐标完全不同。范蠡只想过他自己的日子,富兰克林利用他的智慧、能力和奉献精神建立未来的社会。就如他们从商所得,虽然一样毫不吝啬馈赠别人,但方法成果有天渊之别;范蠡赠给邻居,富兰克林用于建造社会能力,推动人们更有远见、能力、动力和冲劲。有能力的人可以为社会服务,有奉献心的人才可以带动社会进步。

   虽然没有人要求我们,我们自己要愿意发挥我们的智慧和勇气,为自己、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和机会,大家可以各得其所。

   我常常对人说,我有了第三个儿子,朋友们听说后都不好意思恭喜我。我是很高兴,我不仅爱他,我的儿子也将爱他,我的孙子也将爱他。我的基金会就是我第三个儿子。

   过去六十多年的工作,沧海桑田,但我始终坚持最重要的核心价值:公平、正直、真诚、同情心,凭仗努力和蒙上天的眷顾,循正途争取到一定的成就,我相信,我已创立的一定能继续发扬;我希望,财富的能力可有系统地发挥。


相关阅读